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好息族疫境追揸沽攻略

2020-08-11
■ 滙豐控股曾經為好息一族首選愛股,惟滙控年初宣布停止派息,投資者對其大所失望。 資料圖片■ 滙豐控股曾經為好息一族首選愛股,惟滙控年初宣布停止派息,投資者對其大所失望。 資料圖片

疫情重擊各行各業生意 藍籌股派息再非必然

一場世紀疫症,改變了大家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也顛覆了我們的投資觀念,諸如滙控(0005)等一向有穩定派息的股份,也宣布年內停止派息,一下子將「食息一族」及依靠股息出糧的行業機構,都紛紛被「翹起」。環球正踏入低息環境,在後疫情的新常態下,一眾「好息之徒」又有何選擇呢?而相對較穩陣的50隻藍籌中最高息是哪一隻個股?若按市場人士分析,哪類股才是真正高息股?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投資者投資股票時,除了聚焦企業財務狀況、盈利增長及現金流穩健外,希望長揸的好息族更關注個股的股息率表現,因為派息分分鐘影響他們預期回報,而滙控在未宣布年內暫停派息前,因為股價低殘,曾以高達11厘股息,堪稱藍籌股中派息股王,不過疫情下藍籌高息股排行榜已默默執位,下列除了藍籌股外,亦將細分不同板塊個股表現。

油股息高但勿盲追

50隻藍籌股中,若以板塊劃分,以油股股息最吸引,其中「三桶油」中石化(0386)、中海油(0883)股息分別達10厘及9厘以上,中石油(0857)股息亦企穩5厘以上,至於主營煤炭及電力的中國神華(1088)則暫時是藍籌中股息最高個股,股息率更達近11厘。

不過投資者亦需要留意疫情對油股影響,主因在各國封關措施下,航空旅遊及地面交通的需求減少,令全球石油需求減少,在石油供應量及國際原油價格影響下,油股盈利能力或受壓,雖然油股股息吸引,而參考英國石油公司最近公布因為次季虧損而削減股息,投資者想博高息前亦要做好心理準備。

公用股勝在夠穩定

至於公用股方面,雖然股息率不高,但勝在業務穩健,因此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保守投資者支持,尤其早年經常「10送1股」的煤氣(0003),不過去年末期已改為「20送1股」,令投資者大失所望,股息率亦只有3厘左右,但電能(0006)、長建(1038)股息率則企穩在6厘以上,堪比一眾高息銀行股,至於中電(0002)股息亦有約4厘。

公用股優點自然是業務收入較穩定,雖然派息比率不算高,不過有持續穩定派息預期相當重要,尤其疫情下不少企業業務受影響,以往一些派息比率甚至高過100%個股,隨時要保留資金作撥備,甚至隨時可能要供股,令一眾好息族無息收之餘,更加隨時因為要供股而失去預算。

地產股要選實力強

至於地產板塊方面,傳统發展商長實集團(1113)信置(0083)、新地(0016)股息率處5厘以上,九龍倉置業(1997)、碧桂園(2007)及恒地(0012)更在6厘以上。

不過疫症大流行下,訪港旅客人數大減,料旅遊零售業恢復需時,加上不少企業正值結業及裁員潮,以至本港社會事件或隨時再出現,商舖出租率受壓下,或令不少以本地商場租金作為收入的地產股及收租股表現受壓,因此或需選擇在本港以外都有業務的個股,有助分散風險。至於以發展項目為主的地產商,更視乎長遠供需、土儲、待售項目等影響,投資者希望以收息為前提下,亦需注意個股的業務前景。

銀行股要留神壞賬

至於銀行股方面,撇除年內暫停派息的滙控,普遍內銀都有5厘息以上,其中中國銀行(3988)及交通銀行(3328)均有逾8厘高息,中行旗下中銀香港(2388)股息率亦有7厘以上,而建設銀行(0939)、工商銀行(1398)股息亦有6厘息以上。

銀行作為百業之母,疫情打擊經濟下,銀行業難免大受影響,不少銀行早前已大增撥備,不過疫情下不少巨型企業都受到影響,一旦有巨型企業客戶倒閉,隨時出現大額壞賬,如新加坡油企興隆早前申請破產,傳多間銀行均是其債主之一。

新經濟股價高息低

在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實施限制社交距離措施,令不少人「宅」於家中,因而帶動不少「宅經濟」股,不少手遊相關個股近期表現標青,包括騰訊(0700)、手遊開發商IGG(0799)、以電競產品為主的雷蛇(1337)等,以至網購類個股如香港電視(1137),部分個股或因為上半年績佳而加派特別息,如IGG。

進入後疫情時代,或隨時出現疫苗或治療方法,市民將恢復日常生活,受惠於宅經濟期限或相當短暫,未來仍需視乎業務長遠發展的硬條件,另外亦需要留意不少宅經濟股都屬於新經濟股,大多數企業都傾向保留盈利作日後發展用途,雖然股息率或因而相對較低,部分更低於1厘,不過都不能忽略期內股價升幅或已大有斬獲。

以騰訊為例,去年12月31日收市價375.6元,上周五收市價527.5元,期內升幅達四成,不過若按股息率計則只有0.2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