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完善政策激發動能 促進科創企業發展

2020-09-17
■9月11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汪洋主持。 新華社■9月11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汪洋主持。 新華社

9月11日上午,全國政協召開「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建議」雙周協商座談會,相關領域委員與國家相關部委開展協商交流,為促進科技型創新企業發展凝智聚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論述,辯證看待科技創新型企業面臨的困難,保持定力、堅定信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創新政策舉措,培育創新文化,推動科技創新型企業健康發展、行穩致遠。■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綜合報道

大家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環境、政策體系日益完善,企業創新創造活力不斷增強,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同時,科技創新型企業仍存在市場准入門檻高、成果轉化難、融資渠道窄、人才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需要深入研究、認真解決。

拓寬融資渠道 開展全球合作

委員們建議,要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創新資源向科技創新型企業集聚,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新突破,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高效安全。要完善支持企業創新的財稅政策,加大財政資金對中小企業研發的專項支持,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加強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考核。要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健全風險投資、質押貸款、證券化等多元經費保障機制,適當提高商業銀行對科技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要支持科技企業吸引、培養和用好人才,完善期權、技術入股、股權、分紅權等人才激勵機制,探索產學研聯合培養模式,打破人才橫向流動壁壘,全面提高人才服務水平。要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完善「企業界出題、科研界答題」機制,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優先依託參與研發的大中小企業構建產業鏈,從科技創新的源頭解決首創產品應用推廣問題。要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建立健全公平的市場准入規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要堅持開放合作與安全發展並重,鼓勵企業在遵守國際通行規則的基礎上開展全球創新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完善精細政策 形成協同效應

宋鑫委員提出,要最大限度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需要統籌梳理並加快健全完善支持產業技術創新的稅收、金融、審計等各類政策,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凝聚「一股繩」合力,真正形成政策的協同效應,打通各類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在張道宏常委看來,政策協同的基礎是政策的高質量,只有做精做細政策,才能給科創型企業更精準、有效的支持。首先,要精確界定科創型企業,借此制定並實施差異性政策。其次,要強化產業政策的靶向性,精細考慮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型企業的發展需要,分類確定政策內容與落地措施。同時,還要注重政策支持的多樣性,既要關注熱點領域創新,也要關注核心基礎領域突破,既要關注成長性強的企業加速發展需求,也要關切基礎型科創企業「慢發展」需求,避免政策「一刀切」和「一頭熱」。

沈南鵬委員建議,做實「十四五」規劃民生領域信息化、智能化預算的長效保障和逆周期平滑預案,適度調整各地補貼政策稅收門檻,財政資金「以投代補」參與社會化創投基金,用市場化獎優實現科技扶持目標。

曾毓群委員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呼籲國家和地方創新扶持方式。包括抓住政府主導性強、拉動效果大、減排力度明顯的公共服務領域,出台全面電動化時間表,將扶持措施從購置端轉向使用端,降低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率,減免過路過橋費,提高使用環節經濟性等。在加大對企業研發支持方面,曾毓群認為,應鼓勵和支持企業在新體系新材料、先進製造、大數據應用、遠程升級(OTA)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和應用迭代,對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初期出現的一些問題,要審慎包容監管,營造鼓勵創新的監管環境。

曹志安委員直言,能源電力企業也面臨相似的困境。南方電網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面臨茼瘛~標準競爭、潛在風險增大等難題。同時,逆全球化、保護主義增加了海外拓展的難度,一些項目受到了西方勢力干擾。因此,需要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標準國際化、提升風險防範水平等方面形成合力,促進我國能源電力企業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希望發改委、工信部,能在加大政策和資源扶持力度、鼓勵支持企業參與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國際標準方面有所考慮。

加強基礎研究 聚焦原創技術

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頭,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與會委員的共識。如何更加有效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自覺自願地加大投入?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帶來了「深圳經驗」。深圳40年來的發展,始終把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形成了「六個90%」的特點(即90%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投入、發明專利都來自企業,90%的企業為本土企業、90%的重大項目由企業承擔),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了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一批世界級科創企業。

「大力支持企業開展原創技術研究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近年,深圳確立了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投入佔財政科技專項資金30%以上的長效機制。比如支持雲天勵飛聯合哈工大(深圳)研製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芯片,有望實現國產化。地方政府應在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顛覆性』科技計劃,強化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突圍上下大功夫。」吳以環說。

馮藝東委員表示,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被發達國家卡脖子的問題屢屢發生。要避免這種被動局面長期存在,必須全力支持核心產品和技術能夠起到進口替代作用的高科技關鍵性企業做強做大。在金融支持方面,成立專門的政策性國家科技創新發展銀行,在科創板和創業板開闢綠色通道等。用新產品研發的創新鏈構建互為依託產業鏈,形成共生同進的供應鏈,從科技創新的源頭解決首創產品的應用推廣問題。

張健委員表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技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應建立適應新技術新需求的科技創新制度,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聚焦主業,沉下心來苦練內功,加大自主研發投入,掌握核心產品和技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