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均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教聯會會長
3名攬炒派立法會議員拒絕延任,進一步擴大了議會內兩大陣營的議席差距,建制派與攬炒派的議席,由41對24席,縮減至41對21席,意味着建制派日後幾乎可以通過任何政府法案和議員草案。
猶記得人大常委會在今年8月全票通過香港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當時社會上有不少意見認為,4名被選舉主任取消下屆立法會參選資格的議員不應續任,建議人大常委會一併處理,使之不能過渡。然而,人大常委會最終決定採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整個議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這意味着原則上,全部現任議員可以延任一年,將「球」交給攬炒派。
與此同時,社會上亦有聲音要求攬炒陣營總辭以明志。唯攬炒派一直舉棋不定,幾經轉折後,宣布以民調為依歸,過程中又搬龍門又加條件,個別議員又宣稱民調只作參考,並拿內部的決定去說服選民支持其留任。結果出爐,反對派今次沒有齊上齊落。事實上,3人不延任跟DQ4人,只相差一人,但效果相去甚遠。如果由人大常委會出手DQ,肯定引起很大反彈甚至反撲。現在中央不出手,讓反對派自己來,代價要小得多,也說明了當初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正確的。
在未來一年,立法會表決政府法案例如財政預算案、23條立法等,通過門檻是在席議員過半數,建制派本身已經夠票;議員議案例如修改議事規則,就要分組點票,建制派在直選及功能組別都佔優;因此,建制派基本上可以通過任何政府法案和議員草案。一些重大議案例如政改方案、修改基本法等,要全體議員的三分二,即42人才可以通過,建制派依然未夠票,因此這類議案恐怕只能議而不決。
人大常委會可以DQ4名議員而選擇不行使這個權力,日後議會內的建制派會否選擇用盡手上的權力,便要考各人的智慧。我個人認為,在未來一年,立法會應該集中精力做好抗疫工作和振興香港經濟,照顧好各項民生需要,為市民的基本生活做好事、做實事,盡量避免挑起重大紛爭,凡事愈簡單愈好,勿讓議會重蹈內耗和空轉的覆轍,讓市民感覺得到由建制派佔大多數的議會是對社會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