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增公信力】法界倡設「量刑會」 保港法治金招牌

2020-11-09

黑暴相關案件判決陸續出爐,當中判決和量刑飄忽的情況引起社會關注。多名法律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若相同的罪行,卻出現不同的量刑,除引起市民的質疑,也有損司法機構的公信力,建議當局應參考國際做法,盡快成立「司法量刑委員會」,對量刑訂立客觀準則,及成立「監察法官委員會」,加強社會監察,挽回市民信心。

龔靜儀:可堵塞法律漏洞

執業大律師龔靜儀表示,近期有多宗涉及黑暴案件,外界一致認為證據確鑿,也被法官否定,又或類似的案件卻有不同的裁決,以目前的制度下,只能依靠律政司提出上訴,為有關案件訂出先例,不過,涉及司法程序與審理時間等,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她認為,設立「司法量刑委員會」,可以堵塞有關漏洞,為某些案件提出一個量刑準則的建議,更可以按照社會的實際需要,作出適切的指引,不存在干預司法的問題。

傅健慈:判刑飄忽難顯公正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法學教授傅健慈表示,公正司法非常重要,而法官作為司法裁判者,是司法工作的重要參與人,從近期的案例顯示,法官的判刑態度飄忽,時重時輕,偏離上訴庭案例的指導性、約束性,明顯量刑標準不一致,未能彰顯「公正司法」,單靠律政司把關作出上訴,是不切實際的。

他續指,有大量市民向司法機關投訴個別法官判案偏頗,對司法機關失去信心和表示失望,特區政府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必須積極考慮進行司法改革,盡快成立「司法量刑委員會」,彰顯法治公義,挽回市民的信心和支持。

王吉顯:速設委會監察法官

香港法律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王吉顯律師表示,明白到市民感覺法庭於處理部分黑暴案件,雖然性質類似,不過量刑標準不一,為維護司法的公平、公正性,同意當局應該成立「司法量刑委員會」,委員的組成部分可以效法其他專業的委員會,包括公眾、法律及司法界人士,就某類型的案件,向法庭建議一個量刑準則。與此同時,為回應市民對某些法官在處理一些案件的手法,有大權獨攬之感,建議當局應盡快成立「監察法官委員會」,同樣由公民、法律及司法界組成,加強社會的監察。

黃國恩:「量刑會」無損司法獨立

執業律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黃國恩表示,相同的罪行竟有不同的量刑,當然會引起市民質疑,也有損司法機構的公信力,故需要成立「司法量刑委員會」,就不同的罪行定出最低的量刑標準,法官必須依照這些客觀訂定的標準判刑,將可避免出現量刑差距太大的情況發生,法官將不可能再以個人喜好,個人主觀感覺或偏見判刑,再不能以似是而非或荒誕的理由輕判罪犯,對維護司法公正及法庭的公信力絕對有正面的作用。

黃國恩指出,英美已有類似的委員會成立,效果亦相當不錯,並無影響有關國家的司法獨立,特區政府和司法機構不能再抱殘守缺,對這些明顯的司法不公或缺陷視而不見,要慎重考慮作出相應的改革以解市民的質疑,挽回司法機構的公信力,保住香港法治的金漆招牌。■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