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融入參建「雙循環」 組織共建大灣區

2020-12-15

霍震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因應國際政經新形勢,國家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向內發力,實現向外突破。從亂向治的香港,自當爭取併航「雙循環」,積極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冀能開拓更大發展空間,分享更多發展紅利。不過,機會不會從天而降,香港絕對不能紙上談兵求恩惠,而需有「共建大灣區」的承擔和準備,並要掌握內地零售網絡發展的新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以「世界工廠」的模式,建構了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並在「外循環」的帶動下,締建中國和全球範圍的經濟盛世。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動能正加速從外貿拉動向內需拉動轉變,並且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內循環」為貫穿中長期政策主線

至於「外循環」所具有的不可靠、不可控、不可理喻特質,正伴隨疫情奔襲、貿戰混纏而促引「攬炒式」的全球政經亂局,其風險損害深未見底。國家決定按持久戰戰略,加快打造以「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為輔的新格局。「內循環」框架將深刻影響「十四五」期間的宏觀經濟,並且成為未來貫穿中長期的政策主線。

過去一年多,全球性的政經亂象,令外部市場的短中期前景隱晦不明,更為外向型的香港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猶幸內地經濟在全力遏制疫情後已率先復甦,並且提出以「內循環」驅動「外循環」的發展戰略,點燃了香港經濟回暖的希望曙光。

香港近水樓台,兼有「一國兩制」下中央一貫支持的優勢,但香港在區域和產業的競爭優勢已大不如前,更有多個範疇被趕超,需要從低位再起步,若不及早將目光向內,抓緊機遇,加快融入內地文化和內需市場,並且鞏固和發展現有的領先部分,恐將陷進自我邊緣、自我萎縮的困局。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不少落差,其中一個是對市場實況的掌握。畢竟,一般港商對內地內需市場的結構和網絡發展,特別是對疫後的新變奏,有多少了解?能否持續獲取第一手的最新資訊?加上大灣區「9+2」城市群的情況各有不同,政府和商會的支援便異常關鍵,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連同業界團體和專家學者,由官商學企共同組建一個跨境支援平台,發放政府和市場的最新資訊數據,並提供解決方案建議,避免港商如盲頭烏蠅般亂闖,亦能促進區內城市的共融共榮。

三地可共同組建跨境支援平台

區域經濟的精神在「共建」和一體化,既要有從本地利益出發的措施,也要有經由協同合作形成的總體協調規劃,而這不但需要政府層面的努力,整個社會也應互聯互動,長三角已逐步實現區域合作一體化,但粵港澳三地則因「兩個特區、三種體制、三個獨立關稅區」的特殊情況,各自為政的問題始終未解,但情況已不能再拖,故建議以引進創科項目為試點,由三地共同商議制訂一套劃一的標準,共同打造「大灣區」品牌,並為共建大灣區開創一個實質開始。

大灣區城市基本上採用以市場為主導的發展方向,香港作為自由經濟體,可當好「創新者和推動者」的角色,打造成為助促外資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跳板」,以及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國際市場的「橋樑」,發揮在大灣區的樞紐功能。

事實上,國家重視香港獨特地位,關顧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社會各界應凝心聚力,迎難而上,確立發展為先、民生為本、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等新理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投身「十四五」建設,並在「雙循環」的新格局下,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