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記者手記】做一個精神的富有者

2021-01-22
●每月15日,重慶抗美援朝老兵們都會相聚於公園。 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每月15日,重慶抗美援朝老兵們都會相聚於公園。 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始料未及的是,在我向老兵們提出「為什麼作出遺體捐獻這個決定?」類似問題時,老人們似乎都不太會回答,言辭支吾。程銘爺爺說「為社會做好事,應該的」,劉漢祚爺爺說「死了還能作點貢獻,好事」,還有一些老兵們甚至回答「我死了還有用,還不給政府、給兒女添麻煩,挺好的」。這些老人們的面孔幾乎完全一致-老實、木訥、友善,時刻以「作貢獻」為己任。米智慧告訴記者,「他們這些老兵的想法很樸素-生不為名利,死不佔土地,一說為國家、為醫學作貢獻,年輕時那股勁就又起來了。」

千人聚會如今只剩百餘人

程銘的妻子黎新明長期組織志願者老兵們的集體活動,香港文匯報記者從她口中獲悉,這些老兵們大多家境一般,有些甚至稱得上窘迫。戰友們感情好,要是誰生病了需要錢,就你出20元、我出10元地湊,再不夠就再湊,這幾年生病、去世的老人實在太多了。黎新明一邊翻茪熅蠮堛熒茪糷@邊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這位老兵2019年去世了、這位老兵2020年春天去世了......十年前千餘人的老兵聚會,如今只剩下一百多人。

生病需要錢,子女對老人們「無私」往往又愛又恨。何步位的兒媳王小林一邊照顧茪膜翩A一邊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悄悄抱怨:公公就是太老實,戰場上胳膊被炸傷、渾身多處中彈,回國後卻拒絕了政府的「殘疾證」,自此損失了殘疾老兵的各種補貼......何步位的重外孫、今年8歲的小男孩況晨旭卻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說:「看荍痧疝揧搌漕倩曈v漸消瘦我很難過,我希望他能像在戰場上那樣勇敢地挺過來。阿姨,我長大也要像他一樣為國爭光。」也許,兒女孫輩唯一從老人那媕繸o的「財產」,就是他們經年重複的「口述戰爭」歷史,和永遠光輝的志願軍精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