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教界促通識改革速落實框架

2021-02-02
●通識科改革方向預計5月至6月會出到整體課程細節。 資料圖片●通識科改革方向預計5月至6月會出到整體課程細節。 資料圖片

考評安排早知會讓前線有得跟 重新冠名委會料6月有細節

教育局去年宣布十大通識科改革方向,當中不少細節有待敲定。香港文匯報昨日訪問多名教育界代表,有意見認為局方應進一步加強教師知識、教學能力和價值觀培訓,以免科目「政治化」問題重演;另有意見提出應盡快落實新科目框架及相關考評安排,讓前線教師有所依循。「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表示,理解教育界的關注,日後會更積極開會,「應該5月至6月會出到整體課程細節。」●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至今已召開兩次會議,提出「取消卷二」、「修訂為短答題型,加入多項選擇題」、「合併《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兩個單元」等多項建議(見表)。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李偉雄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短題目或意味學生需在新課程中記住更多概念,讓他們掌握更多基礎知識,「而不再只係睇鼣灝,等入試場自由發揮」,有助新科目撇除以往「吹水」的壞印象;而且短題目仍可考核學生分析數據或議題能力,「例如仍然可以考到『多大程度......』的題型」,不太擔心會令學生分析能力下降。

變革後料增基本法憲法內容

通識科「政治化」為人詬病,李偉雄期望改革後可進一步加強教師知識、教學能力和價值觀培訓等元素,「變革後,預期會增加基本法及憲法內容,教師要做好準備,不應將個人政見放入課堂或考題,要建立正確價值觀;新科目改為合格、不合格後,學生或會減少重視,因此教學方法或會改變,要茪O提升同學的學習動機。」

教聯會副主席、通識科教師穆家駿認為,新科目不但改為「合格、不合格」,更將取消卷二和修訂為短答題型,意味考評將迎來巨變,「希望盡快有模擬卷面世,讓老師們了解,否則或較難適應。」由於新科目始終必修必考,不能說完全無壓力,但至今仍有新科目的內容詳情,擔心時間或太急,師生適應需時。

就新科目將安排學生回內地考察,「考慮到大部分學生較少內地生活的經驗,甚至無回鄉證,因此這類考察機會尤其重要。」穆家駿認為新科目必須仔細訂明細節,因部分學校或已有類似的校本內地考察項目,這能否取代上述考察,局方應有個說法。

新教科書恐趕不及9月面世

教聯會副主席、中學校長鄧飛認同合併《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的安排,「這絕對合理,否則從課程單元劃分將香港、中國並列甚至對立,本身就有問題」。他亦期望委員會以至教育局可進一步講解新科目加入法治教育的細節,並宜在可行情況下增加新科技知識,「例如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讓科目回歸『文理兼修』的初心」。他預計新科目教科書應該無法趕及9月面世,將有一段時間是「無課本狀態」,教師備課或有壓力。

新科目減學生應試壓力

劉智鵬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強調,理解教育界希望盡早了解改革細節,但畢竟討論課程框架需時,「連埋簡介,未來開十次八次會應該唔少得,視乎情況可能需要再加」,委員會會盡力而為。他透露「應該大約到5月至6月先出到整體課程細節,還有教育局審書,的確比較難在新學年前出到本書」。劉智鵬認為,新科目令學生應試壓力大減,對教科書需求亦會減少,而另一方面,新課程是從舊課程中調整出來,舊書仍會有部分適用。

至於委員會已公開的建議,劉智鵬解釋以往卷二設定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區分出尖子學生,故題目較難,亦涉及論證元素,一般學生較難處理,故建議取消;合併《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是來自上一個小組的建議,主要是可減省課時,而且香港和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安排亦合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