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人去稻田豐:援外水稻人 萬里寄哀思

2021-05-23
● 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圖為袁隆平院士在菲律賓指導水稻種植。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所供圖● 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圖為袁隆平院士在菲律賓指導水稻種植。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所供圖

學生後輩在各國繼續袁老未竟事業:「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姚進 湖南報道)「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為了實現這一心願,他長期致力於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中國還派出援外專家組、建設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優良品種匱乏、生產技術落後、農業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以袁院士名字命名的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的國際培訓學院是為海外輸送水稻人才的重要平台,全球疫情肆虐的當下仍有80餘位專家、工作人員在各國為雜交水稻全球推廣貢獻力量。獲悉袁老逝世的消息,在海外進行水稻援助項目的專家們紛紛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在萬里之外向離世的袁老送來緬懷和哀思。

正在巴基斯坦進行水稻援助的代英男是隆平高科國際事業部員工,他在湖南農業大學求學時,曾有幸與袁院士學習交流。他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當時袁老說:「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但它也是一個相對緩慢的行業,需要願意花時間沉澱,需要有人去付出。」袁老鼓勵農學生到田野中去,去田塈銡u知。代英男表示, 這段話讓他從此堅定了學習農學的決心。

援巴基斯坦學生:袁老是我前進動力

如今,學成後的代英男將一身本領都獻給了雜交水稻事業,常年在巴基斯坦推廣中國雜交水稻。5月22日,得知袁院士逝世的消息,代英男通過微信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看到新聞後,非常震驚,眼淚止不住往下流。他說:「袁老對我的影響很大,雖然只是作為學生跟他有一面之緣,工作後一直覺得他就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代英男說,袁老的離開,對自己而言就像失去了一位至親。

援岡比亞專家:是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正在岡比亞援助的水稻專家張孝輝也通過微信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達得知袁老去世消息的悲痛和惋惜,他說:「我剛看到了這條非常不幸的消息,心情無比沉痛。袁院士為解決中國人的溫飽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是千萬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和學習榜樣。他的逝世是祖國的損失,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重大損失,祝袁院士一路走好。」

在菲律賓進行農業援助項目的水稻專家王鑽也悲痛萬分,他表示,作為一名水稻工作者,袁老師一直是行業的精神領袖。從小聽荌K老師的事跡長大,長大後義無反顧投身袁老開創的事業,心中的巨人,終究還是抵不過歲月的蹉跎!偉人離去,只會讓我們更加努力,肩負起袁老的偉大願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外媒高度評價袁隆平水稻研究工作

另據中通社報道,20世紀80年代以來,袁隆平通過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業技術人才。1990年以來,袁隆平受聯合國糧農組織委託,以首席顧問身份赴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國等國指導雜交水稻技術並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袁隆平寫於1985年的《雜交水稻簡明教程》經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後,目前已發行到40多個國家,成為全世界雜交水稻研究和生產的指導用書。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於當日緬懷袁隆平。屈冬玉在社交平台推特上寫道,「一生修道雜交稻,萬家食糧中國糧。我敬愛的大師千古!」屈冬玉表示,袁隆平畢生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幫助數十億人實現了糧食安全。屈冬玉稱袁隆平是自己的「靈感源泉」,是自己敬愛的「老師」,對袁隆平的逝世深感悲痛。

袁隆平逝世亦引發外媒關注。多家外媒認為,袁隆平是中國的科學英雄,並對其幾十年來的水稻研究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雜交水稻技術不僅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也是世界性的遺產。新加坡《聯合早報》、路透社、西班牙埃菲社、彭博社、法新社等媒體第一時間報道了袁隆平逝世的消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