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 龍
往時香港兩大免費電視台在除夕夜例有綜藝節目,並「跨年」做到午夜十二時倒數新年,但去年出現了一些變化。亞視正值多事之冬,又可能缺乏廣告客戶贊助,「自動棄權」屬意料之內;相對強勢的無線也好不到哪裡去,幸好有財團旗下商場贊助此類節目,但規模相對細了很多。還好,財團為谷旗下商場人流,仍肯花錢造勢;另一財團亦為此貢獻除夕煙花,讓在金融海嘯肆虐下的香港,仍有一點歌舞昇平的氣氛,要不然就更失色了。
或說,綜藝節目來來去去都是那些東西,港人早就看厭,不看也罷。但普羅觀眾可能不明白,像《歡樂今宵》這些他們邊看邊罵的綜藝節目,從來是電視台最賺錢及最有影響力的節目。從當年李小龍回港上《歡樂今宵》一鳴驚人,到每年東華三院通宵籌款等,綜藝節目皆起著重要作用。
雖說這類節目不外乎唱歌、跳舞、趣劇(小品)等幾道板斧,但在有限範圍內作出最大變化,就很考驗創作及製作人員的工夫。像中國改革開放第二年,無線在廣州實地轉播大型綜藝晚會《羊城賀歲萬家歡》轟動華南,大顯品牌效應。而近年香港綜藝節目的沒落,某程度反映現在有人把這副「家當」敗掉了。
另方面,今時香港所缺乏者,卻在內地電視台可以得見,每逢節日,綜藝節目如林,一片歌舞昇平景象。雖然整體水準仍有很大改善空間,但其迅速轉換歌星、布景、服裝、舞蹈藝員的手法,已有多年前日本同類節目的影子。
猶記日本經濟泡沫期的紅白歌唱大賽最是好看,超豪服裝布景加大牌明星如林,山口百惠、櫻田淳子、細川高志等密集轉換,加上創作不時有突破,真是琳瑯滿目。誰料三十年後,日本經濟長期不振,中國逐漸崛起,各族、各國知名演藝人士雲集綜藝節目,有如八方來朝,大唐盛世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