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林瀋刊於《先導》報的怪論。 照片由作者提供
黃仲鳴
多年前偶得雜誌《小說精華》數冊,於第六期上,有署名「非小說家」所撰的〈小說作家小說〉專欄,有一篇〈林瀋—林覺紅〉的文章,不禁大喜。《小說精華》是香港刊物,惜無署印行日期,料是出版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此文對林瀋的出身,述之甚詳,惜缺生年,不知年歲;不過內有云:「林瀋亦老報人也,其在新聞界歷史,亦廿餘年。」當知其年歲非輕。而另據謝永光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戰時日軍在香港暴行》一書,指林瀋「多年前已去世」,據之推算,林瀋逝於八十年代,當有七、八十歲。
非小說家說,林瀋本名林國雄,崛起於廣州報界。初任職於《越華報》,繼跳槽《現象報》,主編社會新聞。林國雄國學根基甚深,在每一段新聞中,擬一對諧聯,或者一首諧詩;這種新式編法,大受讀者歡迎。後蟬過別枝,在《環球報》同樣負責編輯社會新聞,兼寫《歌仔集》。所謂「歌仔集」,即是將廣東童歌,每首附加註釋,半摘文情,半以諷世。廣州淪陷後,逃來香港,易名林覺紅,以林瀋筆名初寫小說。
在三十年代末期,在任護花創辦的《先導》兩日刊,以依挹筆名撰〈尖事座談會〉。他用的文體,是以粵語為主,間雜白話文和文言詞句,筆調輕鬆,幽默諷世。香港淪陷後,林瀋在《大眾周報》所寫的〈每週短篇〉,通篇文言,文采斐然,學識畢露;風格近鴛鴦蝴蝶派,所述多是男女間情事,然全無猥褻,看後每令人會心微笑。
香港寫怪論的,當以三蘇最知名,林瀋是先行者,亦有一手。他在《先導》的︿尖事座談會﹀,創造幾位人物如大光燈、大粒煙、古氣泉等平民百姓,對時事大發言論,諷謔一番,而思路獨特,看法新奇,不輸同時期大寫怪論的金牙二。如〈有冇法子減少漢奸〉篇,大粒煙建議:「醫生……替佢(指漢奸)醫好個腦,注射D熱血,換過一副腸臟,等佢清清醒醒,以後唔做漢奸……因此,如果減少漢奸,非請當局設一間漢奸醫院不可。」
又如〈如何應付米貴〉,除促請囤積米糧的有錢人義賣外,一議事者「怪議」來矣:「現在如要應付米貴,則莫如真正絕食縮食,點絕法?點縮法?並非完全不食,乃係暫時戒米,改食雜糧一月,有錢者不妨改食牛奶多士,冇錢者何妨改以番薯,將有餘的糴米錢以之捐輸救國。」
信口信筆寫來,不慍不怒,針砭漢奸、「奇貨可居」的奸商之徒,在國難當頭,林瀋之義憤、不平可見。可惜,林瀋的「正義」不敵肚中無米的呼號,在香港陷日期間,成了「落水文人」。
香港重光後,再作馮婦,先為《果然日報》編副刊,後於《紅綠日報》主編港聞。嬉笑怒罵的文章已少寫,專撰抵死香艷的小說,娛樂大眾,另成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