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曾永堅
環球投資市場的焦點仍然集中在歐美及香港方面的利淡訊息,而忽略中國經濟近期出現的利好信號。目前大家的注意力只放在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的救市方案成效及通過風險,歐美銀行評級被下調及地方銀行倒閉的消息;香港方面,任總再次發出金融海嘯第二波的警告及第四季香港樓市負資產數目三級跳,皆令香港投資市場憂心忡忡的氣氛再起。無可否認,從過去任總多番語重心長的言論紛紛兌現的經驗往績支撐下,加上任總掌管金融體系一切數據的特殊地位,投資者對其警告不可置之不理,但由於股市走在實體經濟活動之前,因此,港股去年的跌幅及曾一度下試低位10,676點,是否已反映部分滯後的利淡影響?
從實體經濟發展的角度上,環球經濟面對的最大問題繫於一直對經濟發揮暫無可代替的金融機構,處於持續的去槓桿化環境,導致這問題的死結,在於歐美金融機構信用破產,特別是過去對歐美銀行盈利貢獻甚高及佔資產負債表一定比重的證券化產品,面臨乏人問津的窘境。上述情況反映,就算奧巴馬新政府的「壞銀行」計劃可如願獲國會通過,接收銀行有毒資產只能改善銀行資產方面的問題,客戶對銀行的信心和證券化產品及衍生工具活動的萎縮,不單大大削弱銀行的盈利能力,始終對經濟活動產生不到政府原來的刺激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