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闊天空:中文歌曲光芒不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6]     我要評論

蘇狄嘉

 如果說,幾個經辦有年的中文歌曲頒獎禮,是本港流行樂壇的一張成績表,那末,最新的一張成績表便顯示,本港的中文流行歌已完成了階段性的歷史任務,在世界走了一圈之後,退回原來起步點——一個蕞爾海島。

 香港中文歌有過輝煌的日子,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初次參團旅遊北歐斯堪的納維亞諸國,意外地在挪威、芬蘭的橫街窄巷裡,發現有中文招牌的唐餐館。更驚奇得幾乎落淚的,是館內竟播放著劉德華、張國榮的曲子。

 餐館的老板都不是來自香港的粵人,而是浙江或是四川的外省人,店內伙計也沒有幾個會說粵語。只有不停播送的歌曲,是來自香港的中文(粵語)歌曲。

 香港中文歌曲也曾使香港人夢縈魂牽,當年我負責創辦香港電台網上廣播,最先只有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上網。不久後,接得多個海外電郵,要求港台增加上網節目,其中排首位的,是介紹本地中文流行歌的「中文歌曲龍虎榜」,來郵者多半是學生,也有在職青年,他們身在千里之外,心掛的仍然是香港一事一物,從網上聽到中文歌曲伴著做功課或是作業,既解鄉愁、又增加效率!

 有人認為,九七之後普通話搶盡市場,粵語歌詞已是日落西山。此語未必準確,當然,市場確有此消彼長的趨向,但是,優質的粵語歌直至最近仍在內地琅琅上口。上海、北京等地年輕人,很多都會唱:「浪(崩)、浪(loud),浪裡滔滔(光緒不遊)……」變了調的幾句粵語,聽得香港朋友哈哈絕倒。

 早幾年,海峽兩岸四地新聞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大編輯去當地理髮店,還聽到張學友的:「從今以後,無憂無愁……」

 要怪香港中文歌曲光芒漸失,樂壇首先要反省,是否龐大市場反而衝昏頭腦,人人急功近利,只爭朝夕,一砲而紅便另捧別人;又或是只求一曲走天涯,不再用功炮製一些歷久猶新的耐聽歌曲。

相關新聞
百家廊:教好學生 (2009-02-26) (圖)
琴台客聚:快活林 爭地盤 (2009-02-26)
翠袖乾坤:視像作供 (2009-02-26)
一家之言:矛盾的寶貝 (2009-02-26)
杜亦有道:海角餘波 (2009-02-26)
思旋天地:出口重任 (2009-02-26)
海闊天空:中文歌曲光芒不再 (2009-02-26)
百家廊•韓國人的兩種形象 (2009-02-25) (圖)
生活語絲•香港人「旅港」? (2009-02-25)
思旋天地•再見低價? (2009-02-25)
娛視觀 •商台最重要的節目 (2009-02-25)
翠袖乾坤•鹹豬手事件是面照妖鏡 (2009-02-25)
琴台客聚•愛荷華那位勇敢的女士 (2009-02-25)
路地觀察•電視電影展 (2009-02-25)
百家廊•動物本性 何時進化? (2009-02-24) (圖)
杜亦有道•人生如戲 (2009-02-24)
思旋天地•人逢喜事 (2009-02-24)
海闊天空 •選陳水扁送阿珍 (2009-02-24)
琴台客聚•湖州的毛筆故事 (2009-02-24)
翠袖乾坤•美麗島車站 (2009-02-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