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長沙 迎難而上實現全面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08年,在長沙的發展歷程中,注定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年份。年初雨雪冰凍災害,年中資源要素緊缺,年末世界金融危機加劇……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長沙市委、市政府始終做到超前謀劃、科學決策、從容應對,化解了一個個不期而遇的自然風險,破解了一道道橫亙於前的發展難題,奏響了一曲曲科學發展的時代強音,引領長沙經濟社會這艘航船劈波斬浪,昂然前行。  ■本報駐湖南記者 姚進、鄧一凡、李程

全市GDP破三千億大關

2008年,長沙經濟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面前,不僅平穩快速增長,更呈現諸多亮點。全市GDP突破3000億元,將達3001億元,增長15%;工業總產值達3100億元,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0位;地方財政收入達340億元,增長29.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0億元,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0億元,增長22.5%。

新型工業化成第一推動力

 長沙市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是第一推動力。近幾年,長沙市始終不渝堅持「工業立市」,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工業已成為長沙經濟增長的首要支撐。

 據長沙市經委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市工業總量突破3100億元,增長28.4%;工業GDP突破1200億元,增長20%,工業佔全市經濟總量42.9%。長沙規模工業總量在全國35個中心城市中的排名由第21位上升至第18位,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長沙由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在工業經濟的強勁拉動下,長沙在全國35個中心城市中GDP的排位也從第19位前移至第17位。

 去年長沙市突出工業重大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36個。突出骨幹企業和產業集群發展,形成年銷售收入過300億元企業1家、過200億元企業2家;六大優勢產業集群總產值佔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2%,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產值突破500億元,生物醫藥、新材料產業集群快速發展。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和園區工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120億元,增長22.2%;「兩區九園」工業總產值達1470億元,增長40%;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以上。

 2008年11月14日,國內第一款多功能節能型寬體轎車「夢迪博朗」在長沙經開區下線。長沙由此成為國內首個可以製造越野車、轎車、輕卡、重卡、中卡、客車、工程車、特種車等最完整車系的城市,汽車製造業也將繼工程機械之後成為長沙工業的又一支柱產業。

 多年來,長沙市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施產業集中戰略,突出引進戰略投資者、突出發展優勢產業集群、突出打造園區興工平台,優化工業佈局,轉變增長方式,發展產業集群。目前全市擁有中聯集團、三一集團、山河智能、長豐集團、北汽福田等一大批核心企業,並形成了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中成藥及生物醫藥、家電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2008年,這六大優勢產業集群完成工業總產值1070億元,佔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1%。

糧食生產創五年新高

 在工業飛速前進的同時,長沙的農村經濟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2008年長沙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6億元,增長6.8%;糧食總產量達281.1萬噸,糧食單產、總產創近5年新高;完成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360億元,增長23.5%;寧鄉縣繼長沙縣、瀏陽市之後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百強縣(市)。

 長沙市緊扣農業產業化主題,加強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大力推進農業招商引資。2008年9月在長沙舉行的「中國·長沙現代農業投資合作洽談會」上,長沙重點推介了165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共簽約項目87個,簽約金額達107.48億元。抓好四大優勢產業帶的提質增效,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農產品加工園區加速發展,引導農業高科技企業和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和完善現代農業市場體系,以產業和市場升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經濟蓬勃發展。

 目前,長沙農業產業基礎雄厚,是全國重要糧豬生產基地,所屬4縣(市)全部進入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全市常年糧食產量保持在260萬噸左右,肉豬出欄保持在800萬頭以上。花卉苗木、優質茶葉、優質水稻、優質水產四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基本形成。形成了以紅星、馬王堆兩大批發市場為龍頭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年市場成交額100多億元。擁有2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3個省級農業園區。

 長沙市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直接使得農民的收入提高,消費能力提升,農村生活越來越進步,農村面貌發生新的變化,新農村建設亮點紛呈。去年,長沙市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村鎮規劃,完成村規劃216個,覆蓋率達53%以上;實現建制鎮規劃全覆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030公里,新解決13.4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沼氣池1.5萬個,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投資3.9億元,加快「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全面實行重大動物疫病免費強制免疫,全年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農村環保「三新」行動,新造生態林10萬畝,環保村民自治模式得到國務院肯定。

對外開放日益拓展

 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長沙越來越吸引世人的關注,長沙對外開放領域日益拓展,外向型經濟已成為長沙「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

 2008年,長沙實際到位外資18.02億美元,進出口總額51.5億美元,分別增長19.8%、26.5%;全市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248.99億元,同比增長9.29%;引進市外境內資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8.25億元,同比增長16.58%。新引進銀行和保險機構4家;新增長沙至大阪國際航線,開通長沙至深圳「五定班列」;與美國安納波利斯市結為友好城市。

 去年,長沙通過「第三屆中部博覽會」、「滬洽周」、「日韓招商會」、「生物產業大會」等豐富多彩的招商引資活動,集中向外推介六大產業集群和服務外包項目,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各類加工貿易企業為55家,涉及電子信息、工程機械、汽車及其零部件、紡織服裝等產業。全市加工貿易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意識不斷增強,整體實力日益提升,湧現出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LG飛利浦曙光、磐吉奧汽車拉線、博世汽配、山河智能等一批加工貿易龍頭企業。

 同時,長沙也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目前,長沙服務外包企業約700餘家,其中有60餘家企業從事承接境外服務外包業務,主要為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市場主要為日本、歐美,4家企業通過CMM/CMMI認證,從業人員達6萬餘人。2008年,全市服務外包業務總額達135億元,同比增長50%左右。」

入境遊收入中部城市第一

 2008年9月,長沙市新型高端服務業投資推介會圓滿舉行,190多家來自歐洲、新加坡和港澳台地區及境內高端服務業龍頭企業的代表雲集星城,珈鼎國際、現代物流、快樂購等一批投資共達47.5億元的新型高端服務業項目落戶長沙。

 服務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城市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長沙市作為著名的消費服務型城市,突出發揮既有優勢,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高端服務業,服務業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

 2008年長沙成功舉辦和組織歐美招商會、海外華商瀟湘行、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家長沙行等活動,引進一批重大項目。發展現代物流業,金霞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審批。成功舉辦和承辦全國糖酒交易會、生物產業大會、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現代農業投資合作會、長沙車展等重大會展活動,榮獲「全國十佳節慶城市」稱號。加快發展金融、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服務業,新增上市公司2家。繼續抓好商貿流通、旅遊、餐飲等服務業發展,入境旅遊收入居中部城市首位。

 2001年全年長沙市會展活動還不足70個,而2008年僅1至10月就已達430個,直接收入9億元,帶動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收入85億元。

萬元GDP能耗下降

 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既是加快發展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率先探索中國「兩型社會」建設的歷史重任。作為這一試驗區的首位城市,長沙勇於探索、先行先試,2008年1月長沙市在湘江西岸劃定一個1200平方公里土地的大河西先導區,強勢啟動「兩型社會」建設。隨後,長沙市建設「兩型社會」的總體戰略目標確定:到2030年,全面建成人類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城鄉統籌和諧統一的兩型社會。「兩型社會」建設成為引領長沙發展的新航標。

 去年,長沙市堅持生態優先,開展綠色城鄉建設標準體系研究,新建建築全部執行節能標準,新增項目實行能耗審核和節能評估制度,實施循環經濟示範工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4%。啟動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加大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開工建設重大項目52個;編制先導區規劃和重點地區控規,加快坪塘老工業基地產業退出,改革行政審批、土地管理和投融資機制;全面啟動梅溪湖、洋湖垸、岳麓山景區和濱江新城4大片區開發工作。

相關新聞
溫總誓言保八 財赤9500億 (圖)
全國人大開幕 溫總八次「信心」喊話 (圖)
「挺港」表述 溫總下令細化
政府工作報告 (圖)
自備紅筆學報告 煲呔筆記一大頁
09中國14個核心數據
溫家寶提四項大計
著力抓好七方面工作
北京將創條件簽兩岸和平協議 (圖)
3成財政預算 力挺民生三農 (圖)
地方大員皆低調 埋頭苦「記」鮮出聲
420億促就業 鼓勵學生下鄉入伍
溫總報告對台政策3重點
外媒熱評:中國「保8」有信心 (圖)
「維穩」鼓勁 A股現「兩會行情」
攸關民情 處處見「實」
地產股紛漲停 大亨一改低調
「以變應變」 三改赤字規模 (圖)
溫總報告感性詞句摘錄
溫總:要為內地港企紓困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