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吳惠權 知識改變命運 由農民走向企業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左起:馬介璋、楊釗、李嘉誠、 劉長樂、戴德豐及吳惠權

──福新國際集團董事長吳惠權

本報記者 夢 詩

 在採訪福新國際集團董事長吳惠權之後,筆者對他的奮鬥經歷有了大致的了解,不禁從內心佩服吳惠權傳奇的經歷:在數次災難面前,他沒有低頭屈服、萎靡不振;在多次轉折面前,他牢牢地把握住了機會;在取得成功的時候,他沒有得意滿足,而是繼續奮鬥;在事業成就之時,他對家鄉人民、對社會、對國家的赤子之心更讓人感動。

 第一眼看到衣裝筆挺的吳惠權,很難想像他少年時候的窮苦生活。吳惠權毫不避諱的第一句介紹就是:「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

來自山鄉 走向世界

 吳惠權強調做人最重要的是守誠信,對別人要心胸寬廣,而對自己要有所要求,看到機遇要勇於挑戰,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不要太看重金錢。這些做人的原則或許就是吳惠權能從當年的小山溝走出來,走向香港、走向世界,成功創業發展的秘笈。

 經過了在香港的親戚關係,吳惠權打通了去香港的路,1979年1月他正式踏上了香港的土地。那時的香港是有錢人的樂園,吳惠權初到香港內心充滿了好奇與驚喜,但離鄉背井、窮困潦倒、不知道未來在何方等問題又深深困擾著他。不過小時的窮苦和困難成為了他最好的老師,吳惠權覺得既然那麼困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面前的這些難關又算得了什麼呢?他再暗下決心,一定要闖出一片天地,為家人創造美好生活。

 吳惠權說:「最初在堂叔的幫助下,在一家牛仔服裝廠做雜工,在打下一定基礎後,又被介紹到一家毛織廠做洗衫工。我在工作中是個有心人,不僅完成自己的份內工作,還開始留意製衣的過程,一個人偷偷學習毛衫製作技術。」之後,他抓住每一個機遇,跳槽到其他公司,職務也不斷變化,最後做到了車間主管一職。普通人或許走到這裡就止步了,畢竟對於一個農民而言,可以成為主管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但好強的吳惠權鼓足勇氣又向另一個平台邁進。

誠意勇氣 成就今日

  80年代初期,懂毛織工序的工人很少,吳惠權就憑著這點優勢去應聘廠長一職。對於這樣的「野心」,常人是萬萬想不到的,吳惠權事後輕描淡寫地說,我最後以我的誠意和勇氣打動了工廠的老板,他們決定讓我試一試。就這樣,吳惠權在眾多應聘者中,以自己的特色脫穎而出,當上了廠長,不過工資卻較之前少了些。吳惠權卻認為,錢賺得少一點無所謂,關鍵是自己未來的發展初露端倪。

  後來的事實證明,如果說吳惠權來到香港是他人生的第一大轉折,那麼成為利士毛衫廠廠長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坐在筆者面前的吳惠權不禁深深感慨,利士的老板是自己的大恩人,如果不是他們對自己的信任和提拔,自己永遠都無法成就今日的一切。

  擅於與人打交道的吳惠權自從當上廠長後,可謂如魚得水,雖然在技術和管理上的經驗有所欠缺,但他勤奮、肯吃苦、願意自我犧牲的精神,漸漸贏得了工人的愛戴和信任。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吳惠權不僅在管理能力上突飛猛進,專業技術也有了長足進步,這為他今後再度飛躍奠定了基礎。

 機會的大門又一次向吳惠權敞開,新成立的毛衫廠福新公司希望招攬他過去打拚天下,他權衡再三後,決定向利士的老板遞上辭呈,帶領了一批工人,從零開始建立工廠。多年的積累,幫助吳惠權很快將新的工廠帶上正軌。

籌得資金 買下工廠 

 然而1984年,一場危機悄然降臨。中英政府簽署聯合申明,香港確定於97年回歸祖國,很多港商對香港的未來失去信心,紛紛撤資,福新廠的老板也不例外,決定關閉工廠,解散工人。這對事業如日中天的吳惠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無論他如何勸說老板,老板都去意已決。這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在吳惠權腦海閃現,如果自己把工廠買下來的話,或許一切都會有所改變。對於當時如何籌得資金,吳惠權笑稱,自己平時結交甚廣,而且朋友都很信任自己,在關鍵時刻,朋友們紛紛挺身而出,工廠裡的工人、連自己的岳母都傾囊相助,最後積少成多,籌得了30多萬元,1986年他買下了福新40%的股權。這樣,吳惠權和福新原有的兩個老板一起,共同管理工廠。

 在這之後,吳惠權又合資開辦了福龍毛衫廠,慢慢將事業的重心移到內地,但命運總是與人開玩笑。89年內地又出現政治風波,福新的老板希望吳惠權接手剩下60%的股權,吳惠權深思熟慮後又買下了整個福新工廠。此外,他還逆市在內地購買土地,加快建廠的步伐,吳惠權激動的說,危機就是在大家都不看好市場的情況下,抓住發展的機遇,迎難而上。

獨特眼光 轉危為機

 憑著獨特的眼光和開拓的勇氣,在90年代初期,內地和香港面臨毛織品出口配額緊張,吳惠權毅然選擇在澳洲和英國建廠,解決了配額問題,令福新集團又一次在逆境中成長壯大。如今,吳惠權又看準了內地市場,果斷的關閉了英國和澳洲的工廠,將集團的大本營集中在內地。在每一次危機面前,吳惠權總能帶領集團化險為夷;在每一次機會面前,他又能牢牢抓住,這是集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巍然不動原因。

 面對眼前這場百年未遇的金融海嘯,吳惠權坦言這對集團來說是個挑戰,歐美國家的經濟放緩對集團的擴張速度有所影響,但他轉念一想,這正是集團休養生息的好時機,可以加強員工培訓,更新工廠的設備,改善公司管理,為經濟復甦後更快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相關新聞
上月破產1500宗 2成屬老闆級 (圖)
破產潮續惡化 今年勢破2萬宗
申破組債激增 律師行設專組應付
「股神」大學生 破產蒙污點 (圖)
港職位空缺減 去年12月少1.6萬個 (圖)
招聘7700公僕 6成薪酬低於萬五
拒跨區工作 求職者嫌車費貴 (圖)
南早及經濟日報最少減薪5%
2008年12月份職位空缺統計 (圖)
高學歷青年 搵工脫離現實 (圖)
雙體船撞斷舢舨 夫婦墮海妻命危 (圖)
疑雙體船高速肇禍 傷者家人揚言追究
維港持續大霧 行船須小心 (圖)
座頭鯨回復健康 專家籲勿再滋擾 (圖)
產婦大出血亡 裁定死於意外 (圖)
遭惡鄰追斬 婦護子危殆 (圖)
源輝無牌包裝藥 證實未受污染
5醃製水果蔬菜 防腐劑超標
何東曾孫何彪 官判無權爭產 (圖)
申法援控告警方 督察遺孀上訴駁回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