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輝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把每年的3月22日定為國際水日(World Water Day),藉以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水資源保護,而今年的主題是「跨界水域-共享水域、共用機遇」。
「跨界水域」就是指兩個國家或以上共享的河流和湖泊水域。事實上人類生活離不開水,全球近40%人口生活在這樣的「跨界水域」中,全世界263個跨界流域覆蓋145個國家的領土,佔地球表面面積近50%。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估計,我們其實擁有滿足全球需要的水資源,但由於淡水供應分配不均,且往往管理不善,導致很多國家已面臨淡水資源日益短缺,或下游流域承受上游流域污染的問題。如果「跨界水域」的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處理,水資源的爭奪將會變得更劇烈,甚至引來國家之間的糾紛,甚至戰爭。
「跨界水域」的重要性
中國其實也面臨著不同形式的「跨界水域」管理挑戰。雖然中國大部分的河流都是在國境之內,但也有和其它國家「共享」的流域,比如說西南部的瀾滄江就是湄公河的上游:近年中國打算在瀾滄江流域建立一系列的大水電工程,便引起了下游國家如柬埔寨、越南等關注整條湄公河水量受影響的問題。另一方面,2005年松花江發生化工廠爆炸污染河流的事件,也引起了下游國家俄羅斯的關注。這些跨國境的水流域管理問題,都是中國必須面對和處理的事情。
另一方面,國內的「跨界水域」亦是中國面對的一大難題。事實上,大部分中國的河流也流經多個行政區域,比如說長江就流經19個省級區域。根據國家環保部透露,近年跨省界的水污染糾紛不斷增加。比如流經河南和湖北的漢江支流白河,河南的污染物導致湖北境內出現很多癌症村的案例,但由於兩省行政的分界導致處理困難,白河的污染問題拖了幾年還沒完全治理好。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省一級或者是區域性的流域管理上面。以港人熟悉的東江流域為例子,東江中下游的污染已經非常嚴重,但遲遲得不到妥善治理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各個相關的城市沒有充分合作,打破行政「邊界」框框。近年香港及深圳共同治理深圳河是一個好開始,但整個東江中下游、珠三角東岸要在環境上合作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年初國家發改委發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提出要把珠三角作為落實科學發展的試驗地區,鼓勵制度創新;而去年粵港兩地共同倡議也提出了打造「綠色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的想法。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把這些政策理念落實,如何妥善處理珠三角地區的「跨界水域」管理議題既是不能避免的課題,也是珠三角地區對中國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