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反對派言論變化之快,朝三暮四,自打嘴巴,令人嘆為觀止。當中聯辦李剛副主任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是港人,他們為香港獻策理所當然。反對派知道自己第一天的「權力中心論」根本站不住腳,於是,他們繼續胡扯蠻纏,改口說:「他們的身份特殊,容易見到中央領導人,角色比較敏感」,「政協委員縮在後面」「向北京打小報告,無非是想增加在香港的影響力,如果因此受到重視,就是干預香港的高度自治。」事實非常清楚,不少政協委員在未有擔任政協職務之前,已經在香港的建制裡面有著重要的角色,影響力很大,例如董建華、許仕仁原本是行政長官和政務司長,退休後才擔任政協委員,曾鈺成、陳鑑林經過選舉擔任立法會議員,非因兼任政協委員才更有香港權力。反對派把他們兼任政協委員說成因政協而成「第二權力中心」,把時序和事實混淆了、顛倒了,顯得強詞奪理,不合邏輯。
在「一國兩制」中,香港的精英與政協工作,溝通了兩制,為了香港的利益向國家獻策,助香港的基建、服務業、金融業、旅遊業、製造業開拓內地市場,扮演了反對派不可能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反對派不可能提出的良策,為港人爭取到他們不可能爭到的利益,怎麼可能是「打小報告」?
基本法規定,香港的中國公民可以參加國家的管理事務。反對派做外國奴才慣了,回歸後連主人也不想做,還眼紅而誣衊港人參加管理國家的新權利,躲在陰暗的角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亂射冷箭,可說心理很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