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海定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陳兆焯 林希聖 正生「雙刁」 「垂釣」希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校監校長好拍檔 功臣異類任評說

 正生書院申請搬遷至梅窩的事件,一眾學生表現為人讚賞,而校監林希聖及校長陳兆焯亦成為了傳媒的焦點。在外人眼中,他們是幫助吸毒青少年「改正重生」的功臣英雄,但私底下他們卻笑稱自己是「絕代雙刁」,與主流不同、主張面對社會的「刁鑽」戒毒及教育理念,就選址問題諸多「刁難」,在某些「正統人士」看來更是「刁民異類」。這對亦師亦友的好拍檔,相識結緣近四分一世紀,多年的堅持今日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但「雙刁」覺得最重要是活在當下,隨遇而安,「俗語話姜太公釣魚,我們就這樣已『釣』了很多年;未來發展如何,還是要視乎別人是否願意『上釣』。」 ■本報記者:彭美芳

要別人「上釣」一點也不容易,出生草根的林希聖,在1985年成立基督教正生會辦成人戒毒服務,並四出尋覓志同道合之士,他看中了正職是中學老師的義工陳兆焯,力邀其加盟,卻一「釣」便「釣」了9年。「諗都唔駛諗,當然係唔好啦!」陳兆焯不諱言,自己當年一口拒絕林希聖的「賞識」,實為理所當然,其時他從加拿大大學畢業回港不久,前途無限,對未來亦躊躇滿志,「我當然撐正生啦,有時間來探望及服務一下,都算OK吧;但要將身家性命投資在此,卻是另一回事。」

三顧茅廬 韌力夾棒喝

 不過,火苗已然埋下。8年後陳兆焯父母先後患重病,讓他反思前路,有意離開教職。身為「機會主義」者的林希聖,即又把握時機再次出手,「不過我都係敷衍回應話諗下先,一直拖呀……」再一年後,林希聖不惜「三顧茅蘆」,令陳兆焯再面臨人生交叉點,而他更軟硬兼施,向陳作出當頭棒喝,不過未有大講耶穌,卻暫借了中國文化的智慧,「那時佢原來在考慮去讀神學,我馬上鬧佢:要教班後生仔,你又有教育文憑,你都唔去咁邊個去?成語有鮒魚涸轍,你有雄圖偉略要去水壩放水,到時魚都死哂啦!」

專搞戒毒 惡人主意多

 一個《莊子》的故事,造就「絕代雙刁」的組合。如同出身「惡人谷」的小魚兒一樣,林希聖鬼主意甚多,將正生會發展成企業,在港搞生意的同時又進軍內地,最新搞作是到日本去,要辦治療年輕人心靈的企業;他又擔任「打手」,與「遊花園、擺官威」的官員開會時,只要一關上房門,即「兜心插,插到你面黃」。他又自嘲指與陳二人已成為「刁民」,「大家都說我們不按常理出招,很麻煩,不過如果你真肯處理問題的,其實我們是很靈活及隨和的,哈哈。」

神學博士 配草莽翰林

 若林希聖是「絕代雙刁」中的小魚兒,具神學博士資歷、打扮花俏、說話溫文有一把磁性聲線的陳兆焯,大概亦與花無缺的形象相去不遠。學院派出身的他將正生的理念系統化寫成論文,主導書院的學術及課程,為正生企業發展分析利害,又成功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與外打交道,贏得外界掌聲。不過他亦笑言,身為「雙刁」,他們與外界交流時都有高強的「武功」,「我們特別擅長打自由搏擊,不需要預先綵排背劇本,立場清晰反應夠快便可以了。」

正生模式 社會新思潮

 在正生事件發生後,社會對青少年吸毒問題的重視是前所未有,有犯案青少年主動向法庭要求希望入正生,而政府及其他社會機構都正在反思「正生模式」。林陳二人都指,他們20多年來理念從來如一,希望從根本助人面對過失,重建核心價植,對外界的聲音只會隨遇而安,不會刻意「定藍圖,求發展」。林希聖總結指:「當然,姜太公都要放個直鉤落水,希望有魚上釣啦;若能有更多人參考我們的做法,未來有更多已改過自新的人,出鏡時唔駛包實哂或打格仔,於社會形成一種新的思潮,亦是很好的事。」

硬漢憎官僚 獨誇林煥光

真心認同 自認「聲大夾硬」的林希聖,近10多年來因討論正生書院及其他戒毒事務,經常向不同政府部門「開火」,教育局、禁毒處、社會福利署、海事處、水務署以至警方等,都曾成為他的目標。在其心目中,事事循規蹈矩、按本子辦事的官員,很多時只懂耍官腔,根本未能真正處理問題。但凡事也總有例外,曾任教育署署長、在官場人緣極佳的林煥光,由於當年一段「交手」經歷,成為獲得林希聖認同的「幸運兒」。

獲增戒毒學生額外教津

 早在正生書院成立前的1996年,當時青少年吸毒問題仍未獲社會重視,但林希聖已積極向當局爭取,在戒毒機構內提供教育服務。於是當時由林煥光任署長的教育署便到全港戒毒機構調查失學青少年情況,並爽快應允按15歲以下的戒毒者人數,提供額外教育津貼以聘請教師。

 但由於當年15歲以下到戒毒機構者實屈指可數,林希聖及其他機構代表都反對有關指標,認為政府想慳錢而「計好數」,漠視大量中三前輟學但已滿15歲者的需要,更一度杯葛署方的簡介會。之後林煥光馬上經秘書約見他們,並提出放寬有關年齡要求,「雖然政府只能按1比10的師生比率提供資助,與我們要求的1比8有距離,但對學生來說已是從無到有,所以我們亦即時答應!」他讚揚林煥光是官員中少有「肯擔當」的人,當年教署放寬年齡要求後,支出馬上增加了500多萬元。

讚「官中少有」肯擔當

 然而對比往日的爭取成果,林希聖更感政府對戒毒青少年教育的支援裹足不前,「孫明揚上月在立法會,說的竟然仍是這一筆津貼,教育當局這10多年來,究竟做過甚麼……」

剛柔默契合作 鬥嘴笑聲不停

親如兄弟 正生「絕代雙刁」平日一剛一柔合作無間,但閒來無事卻最愛鬥嘴兼「搞爛gag」。二人一唱一和,互讚互「窒」,百無禁忌,總是充滿笑聲,處處表現出一份難以言喻的默契。

 擅長自嘲的林希聖,最喜歡抬高陳兆焯,踩低自己,肆無忌憚用二人的基督教背景「搞gag」,「陳校長係牧師,我係木虱(適應力頑強);陳校長係(神學)博士,我係博土(熟悉草根)囉!」

牧師乃木虱 博士是博土

 而在陳兆焯口中,林希聖一時是老闆:「有我老闆陲蛂A我唔敢講炡漶v,一時是師傅:「鬧人啦、多口啦、大聲就當自己秣捸A全部都係佢教我既」。不過說到教育理念,他卻是由衷的欣賞,但說法仍不脫誇張幽默,「別人都說我們看得遠,是呀,我看到50年後的願景,林希聖看到70年呢!」

 不過要數最「絕」的,卻是陳兆焯百無禁忌的玩笑。在兩人陪同記者走過正生書院對開碼頭,陳兆焯即在「正生」標誌旁叫停林希聖拍照,記者當然會問點解,他則回應:「梗係啦,佢成日亂咁講洁A話唔定某日被人斬死,都有張相剩呀!」說後無論在場記者及他本人均忍不住笑。

兩個大忙人 一對賢內助

太座不易 當正生「雙刁」太太不容易。林希聖因正生會的外地業務而經常離港,林太口裡雖有投訴,但行動上亦盡顯其恆久忍耐及愛;而本身為小學校長的陳太,亦熟悉陳兆焯的教育理想,邀請正生學生到其學校的校園電視台當導師,全力支持丈夫。

 在訪問當日,同在現場的林太便向記者投訴丈夫經常離家,「梗係辛苦啦,我只係想要一個返朝9晚5的老公,不是24小時唔見人的老公。」而聽到太座投訴,林校監亦好識做,拍拍太太的膊頭,答謝其恆久忍耐。

 其實林太出現在正生書院,是因為她想見多丈夫幾面,而加入正生做行政及統籌工作;早在85年林校監創辦正生會時,更獲太太答應借出當時全家的5萬元積蓄作經費,一切盡在不言中。

服務公益大方向 內地5省有正生

大展鴻圖 正生會在港推行戒毒服務已24年,林希聖坦言,公益企業肯定是正生的大方向,而內地需要藥癮康復及其他社會服務的「市場」龐大,更是他們發展的不二之選。近年正生會已成功在內地5個省份開展為孤兒、囚犯子女、愛滋病帶菌者、藥癮康復者的服務。

死慳死抵投入2000萬

 事實上為了內地的發展,正生會近10年間「死慳死抵」,收到捐款幾乎全數轉往內地,歷年投入資源達2千萬元,林希聖強調希望將錢用在「最適當的地方」。

相關新聞
陳兆焯 林希聖 正生「雙刁」 「垂釣」希望 (2009-07-15) (圖)
溫嘉旋 建構專家庫 為中產發聲 (2009-06-17) (圖)
民建聯最年輕副主席張國鈞 參破球場弱勝強 推波政海浪逐浪 (2009-05-21) (圖)
陳玉樹歷科大掌嶺大 領悟「細博精雅」 (2009-05-06) (圖)
施榮忻 菁英會研播國情 緣起前輩一句話 (2009-04-22) (圖)
李慧k:新丁無學習期 (2009-04-08) (圖)
陳沈時芬 畫由心生 大器晚成 (2009-04-01) (圖)
劉夢熊致力溝通朝野 促進官民雙贏 (2009-03-11) (圖)
霍啟剛接手南沙 走教育產業路 (2009-03-05) (圖)
唐偉章 回流掌理大 為家作貢獻 (2009-03-04) (圖)
徐錦祉酒店臨「寒冬」 「抱團」可取暖 (2009-03-03) (圖)
王坤讓居民有安樂窩 (2009-02-25) (圖)
曾繁光 出位精神醫 率性醫心疾 (2009-02-11) (圖)
周伯展 為國人亮睛上癮 樂意「戇居」20載 (2009-0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海定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