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爾硯 軍事評論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6月份分別與新加坡、蒙古兩國軍隊,在廣州和北京地區,進行了代號為「合作-2009」的安保聯合訓練和「維和使命-2009」維和聯合訓練。北京軍事觀察家認為,雖然這兩次中外軍隊聯訓的規模不大,不可能與周邊一些國家組織的大規模聯合演習同日而語,但依然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與解放軍「走出去」軍演一樣,首次把外國軍隊「請進來」聯訓也為人們觀察解放軍發展變化打開一個「窗口」,在表明解放軍隨着軍力發展自信心提升的同時,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軍隊的聯合訓練,深化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凸顯出中國軍事外交發展的新趨勢,將對亞洲安全與穩定產生積極作用。
2004年頒布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首次將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列入中國的國防政策,並提出了與周邊國家開展軍事交流合作的「睦鄰、安鄰、富鄰」政策,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軍事關係不斷深入。「請進來」聯訓之舉,標誌着解放軍與周邊國家的軍事交流合作邁開了實質步伐。
一是從聯訓的內容看,相互學習借鑒提升動力。中新「合作-2009」安保聯合訓練,是解放軍與外軍首次在安保領域開展合作,開闢了與周邊國家軍隊接觸與交流的新路子。新加坡作為亞洲舉辦國際展會規模次數第一的國家,安保壓力一直比較大。在「全面防衛」思想的指導下,新加坡軍隊與其他政府部門密切協調,維護了社會的安寧與穩定,確保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議、世界銀行會議以及香格里拉系列年會等一系列重要活動的成功舉行,積累了豐富的反恐防恐經驗。而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國軍隊把執行多樣化任務作為重點工作,成為震懾恐怖分子、維護社會安定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安保工作中,解放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觀察家認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中新兩軍在安保領域有着互相學習和合作的廣闊空間,首次聯合訓練不僅體現了較高程度的互信,而且對兩軍進一步提高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從聯訓的過程看,混編合訓充滿活力。在理論研討階段,兩國官兵集體上課,就聯合國框架下維和分隊擔負的任務進行探討;在共同訓練階段,雙方人員混編成1個維和任務連,共同組織單科目訓練和聯合指揮所演練;在綜合演練階段,混編連隊以執行維和任務為背景,演練執行運輸與警戒防衛任務。觀察家認為,此次與外軍開展以維和為主題的聯合訓練在解放軍歷史上尚屬首次,聯訓不僅能加強中蒙兩軍的了解和友誼,而且能提高兩軍共同執行任務的能力,體現了解放軍與外軍的交流領域不斷拓寬、合作內容日趨務實多樣,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觀察家注意到,此次中新、中蒙軍隊的聯合訓練,引起了相關各方的關注和不同解讀。考慮到新加坡過去傾向美國並且與台灣保持着較密切的軍事往來;蒙古一直在中、俄、美之間搞平衡,前幾年中國北方出現的不明飛行物曾被人懷疑是美蒙軍方搞的合作項目,解放軍深化與兩軍的交流與合作,將給亞洲軍事關係特別是新台軍事關係帶來多大影響,值得觀察。雖然解放軍把新、蒙兩國軍隊「請進來」開展聯合訓練,並不意味着新「星光部隊」短期內撤離台灣或直接影響新台、蒙美的軍事關係,但也確實表明,中國首度與新、蒙兩國在國防上有更緊密的合作,大家都在發生變化,則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