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張謇整理《雪宧繡譜》的啟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張謇

——關於香港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的思考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錢 華

 上學期中國文化中心工作坊舉辦了手工刺繡課程。我們邀請了香港顧氏手工刺繡藝術有限公司刺繡藝術家顧曉賢女士擔任導師。課程內容包括簡介顧繡的歷史;教授分線、配色、下針、定針等技法;學生練習刺繡一幅江南水鄉的作品。「能教素養這麼高的大學生學習刺繡,真是從來沒有過的。」顧曉賢在蘇州的繡坊約有300多位繡娘,全為農家女子。她抑制不住的興奮,甚至課程中間需要多次往來蘇州香港忙於業務,也沒有半點怨言。一個女生在堂上對另外一個女生羨慕地說:「以前的大家閨秀都會琴棋書畫,會女紅。我們現在呢,只懂得面對電腦。」她輕輕嘆了口氣,很無奈的樣子。這句話啟發我很多思考。

張謇、沈壽與《雪宧繡譜》

 2004年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圖說叢書,其中《雪宧繡譜圖說》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總結刺繡藝術經驗的專著。這部書由清末民初刺繡藝術家沈壽(1874-1921)晚年病中口述,鮮為人知的是,背後卻凝聚了近代極負盛名的實業家、教育家張謇(1853-1926)的心血。

  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辛亥革命後曾任實業部長、農商總長等職,是著名的實業家。沈壽原名雲芝,晚號雪宧,江蘇蘇州人,繡藝精巧。1904年慈禧70壽辰,她精繡《仁仙上壽圖》進呈宮中,慈禧驚為絕世珍品。遂親書「壽」、「福」兩字分賜雲芝和丈夫,從此雲芝改名為壽。同年11月清廷農工商部派沈壽夫婦赴日考察,次年2月,她回國後在刺繡中將西洋繪畫注重光線透視、追求色光變化的特點與中國傳統刺繡的用針設色技巧熔於一爐,創造了「求光」、「肖神」為基本特點的「仿真繡」。之後,沈壽在清廷繡工科任總教習,辛亥革命後繡工科停辦,她到天津設繡工傳習所,力圖自給,艱難度日。張謇「恐其藝之不果傳也」,於1914年在南通女子師範學校內附設繡工科(後改為女紅傳習所) ,聘沈壽任教。期間,沈壽創作了《耶穌像》、《美伶倍克像》等傑出作品。1915年,《耶穌像》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一等獎。《美伶倍克像》也在美國展出,美國名演員倍克前去觀看,讚嘆不已,欲購作永久紀念。張謇獲悉後,立即寫信指出此為國寶,只展覽不出售,之後,他又派專人赴美將這兩幅繡品運回中國,珍藏在他所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內。

 沈壽1921年病逝,在重病垂危之時,特口述畢生經驗,由張謇筆錄整理,完成專著《雪宧繡譜》一書,對刺繡工具、針法操作、繡線顏色及作者修養,都有極精闢的闡述,使中國刺繡自唐宋畫繡、明代顧繡到清朝沈繡的卓越繡藝得流傳於後。張謇當時已67歲,他不顧年事已高,盡量排解紗廠、棉墾的繁忙雜務,在沈壽的病榻邊,記錄和整理了幾個月。1920年這本書就在張謇的南通翰墨林印書局出版。

 張謇曾感嘆:「嗟夫!莽莽中國,獨缺工藝之書耳!」這位近代實業家對一般人都不屑一顧的刺繡技藝如此盡心盡力保護和傳承,胡適評價張謇「獨立地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

香港固有的文化資源:傳統產業

 日前特區政府重新建構經濟活動,提出香港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其中一項是文化及創意產業。此時此刻,回憶起張謇這位橫跨新舊文明、貫通書畫藝術和工商文化的先驅,充滿了無限敬意,亦有很多感慨。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對於西方挾持強大文化經濟勢力對外傳播發展其娛樂文化等產業,近年來各國都有文化「在地化」的自覺。70年代的日本因為西化進程過熱,傳統產業面臨衰退的問題,1974年5月就制訂「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相關法律」。1999年韓國「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規定園區規劃中建設10個傳統文化產業園區。

 相對於文化特定產品對國內市場的回報,出口產品需滿足外國文化的口味和期望。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是建立在國內產品的優勢上的。 出口產品具有競爭力,不僅可獲得經濟利益,而且因為國際上的成功有助於民族身份意識加強,反過來促進民族產業發展。

 全球化下發展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如高科技、電影設計、電腦軟體設計、遊戲軟體設計、動漫畫等,成為重點發展方向,而那些具有香港地方獨特性及創造力的文化產業,如珠寶設計、茶莊、涼茶舖、中藥舖、粵劇表演、傳統時裝設計、傳統節慶活動、古物古董買賣等,將如何活化和發展?

 發展這些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的目的,即在整合民族智慧與傳統文化藝術,將其應用於產業發展以因應全球化之挑戰。剛成立的「創意香港」辦公室為數3億元的「創意智優計劃」應該加強這些傳統產業與學界的共同研究,以促進創意和僱用。這些傳統產業面臨革新,是「傳統文化延續者」,應該大力與觀光產業合作。政府也應將香港獨特的傳統產業產品製作經驗,列入中小學教材,藉以振興本土教育和技術教育。

日本的啟示:日常生活中傳統審美體驗

 香港要長遠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就不能不思考「文化經濟」背後的文化、創意力、創新態度與價值觀問題。不久前經濟機遇委員會「文化及創意產業」小組研討會也討論到教育和培養創意人材的重要性問題。特別指出:「更重要的是令到香港社會出現一個能夠對文化藝術創意有品味的市民群眾,這一點需要從小從教育中令到學生對文化藝術創意有品味,將來的聽眾、觀眾、受眾的量才會增加,才可以推動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的長遠發展。」

 毫無疑問,藝術教育將成為關鍵,創意產業不僅應重視產值,更應重視公民尤其年青一代美學和藝術鑑賞,但這些理想還要回歸到日常生活文化及創意的實踐或是消費中。日本的和服及茶道,從小就與孩子們的成長緊密相聯,注入日常的生活。是否每年香港的中秋節和年宵花市,能夠欣賞到旗袍的優雅,唐裝的飄逸,月餅的濃情,花卉的燦爛——那是一種怎樣的中國的風景啊!(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張謇整理《雪宧繡譜》的啟示 (2009-08-01) (圖)
亦有可聞•季羨林:無術勝有術 (2009-08-01)
文化觀察•內地出版商在香港書展的表現 (2009-08-01) (圖)
老賈的意義 (2009-08-01)
文訊•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大地書香》 (2009-08-01)
歷史與空間.當年嚴譯出版好困難 (2009-07-29) (圖)
豆棚閒話.王勃《滕王閣序》的性質 (2009-07-29) (圖)
古典瞬間.曹操繞圈和喬峰走路 (2009-07-29)
人文世相.季羨林先生的「小氣」 (2009-07-29)
亦有可聞.遊莫高窟感懷 (2009-07-29) (圖)
歷史與空間•人類已到達的精神世界,很貴 (2009-07-28) (圖)
亦有可聞•張愛玲與嘉寶 (2009-07-28)
人文世相•聶紺弩筆下的毛澤東 (2009-07-28)
豆棚閒話•書 品.人 品.歷 史 (2009-07-28) (圖)
古典瞬間•烏鴉不棲「至聖林」 (2009-07-28)
歷史與空間•月光如水照盧溝 (2009-07-25) (圖)
中國文化中心展覽活動資訊:「陶瓷下西洋.早期中葡貿易中的外銷瓷」 (2009-07-25)
亦有可聞•淘書之樂 (2009-07-25)
文化觀察•我去了書展 (2009-07-25) (圖)
從書信中窺看張愛玲的遺韻 (2009-07-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