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力
中國未來的路,肯定需要在政治經濟體制上不斷改進,中國共產黨也會有容人的雅量,多聽取各界對執政者提出寶貴意見。提意見的,如果真為國家百姓計,也應該講點兒倫理,最起碼,要光明正大,不要鬼鬼祟祟假借別人名義作此不負責任的文章。
近來,一篇談政治倫理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據傳作者是一位已退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由於「作者」身份特殊,文章很快引起一些炒作。一些故知向這位老領導和他的家人提起這篇文章,得到的回答卻是,根本沒有這回事,文章完全是編造的。
在這篇洋洋灑灑近萬字的文章中,偽作者刻意模仿一位領導人的口吻,看來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既然是談倫理,就應該講道德,冒用他人名義公開發表文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道德的。
過去,冒用他人名義並不容易得逞,可在互聯網時代,匿名的特性既讓發言者獲得了自由的空間,也給生事者留下了造謠的空子。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博客等形式發佈信息,真真假假讓人難以辨別。最近幾年,因網上造謠誹謗引起的官司屢見報端。前段時間,有人在網上造謠說出現了鈷洩漏,嚇得河南杞縣幾十萬人大逃離,更讓人領教了網絡謠言的威力,因此,對此類謠言的危害不可小視,需要及時揭露以正視聽。
在這篇文章中,「多黨競選」、「軍隊國家化」、「廢除共產黨的領導」這些老偏方裝進了「政治倫理」的新瓶子,看了的確讓人眼花。可這些「行銷策略」並沒有掩蓋住其真實作者對中國政治倫理認識的淺薄。
對中國政治倫理認識淺薄
所謂政治倫理,大致說的是政治活動中的道德以及政治與道德的關係。古今中外,大賢大哲對此多有闡述,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對政治倫理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在中國古代,孔孟主張仁政,韓非主張嚴刑峻法;在古希臘,柏拉圖主張哲學家治國;後來,馬基雅維利主張君主不必講究信義,要像獅子一樣兇猛,像狐狸一樣狡猾;洛克主張君主立憲;盧梭主張人人平等,以人民自由意志所訂立的社會契約作為統治基礎。可見,對何為政治倫理、一國應以何種政治倫理為圭臬,歷史上並無定論。一個國家只能從自己的國情出發,確立適合本國的政治倫理。
在現今中國,政治倫理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它是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縱坐標與尊重生命權利世界潮流的橫坐標交匯之處,即體現了中國特色,也符合世界的發展潮流。在這一政治倫理指導下,執政黨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過去三十年的歷史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讓中國老百姓越來越富裕,執政黨就必然會堅持不渝地走下去,而西方式民主遠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已經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中國沒有理由拿十三億人民的幸福去冒險。繼續走已經被證明的成功、繁榮、穩定之路,這才是正確和理性的選擇。
所謂一個老同志的談話,讓中國實行西方式民主可以說得輕鬆,但如果藥方不靈怎麼辦,卻沒有交待。如果中國出現泰國式的政治亂局,如果中國像蘇聯一樣四分五裂,該文作者是不會負責任的,因為他連名字都不敢留下,可中國的老百姓卻要為這份沒有簽名的醫囑,承擔無法想像的風險,這種責權的不對等,難道就是偽作者要傳達的政治倫理嗎?
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要繁榮、要發展,不可能沒有磕磕絆絆,不可能沒有這樣那樣的失誤。因此,中國未來的路,肯定需要在政治經濟體制上不斷改進,中國共產黨也會有容人的雅量,多聽取各界對執政者提出寶貴意見。提意見的,如果真為國家百姓計,也應該講點兒倫理,最起碼,要光明正大,不要鬼鬼祟祟假借別人名義作此等文章。 ■香港中通社北京8月14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