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混亂的思維邏輯 錯誤的政治判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8]     我要評論

——讀所謂「一位老同志的談話」有感

任永清

 最近,海外媒體上流傳一份自稱曾經「享受着很高的政治待遇」的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幹部」的「一位老同志」題為《執政黨要建立基本的政治倫理》的談話稿,此文是真是假?這位「老同志」是誰?猜測種種,判說紛紜。其實,猜測與考證所謂的「老同志」身份及其言論的真偽,並不當緊,最需要加以注意的是這篇「談話」流傳出來的時機和意圖。

 標題是文章的靈魂。這篇談話的副標題是—「國慶六十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談話」。明眼人一看便知,此文是衝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這件大事來的。用這位「老同志」的話來講,就是要在國慶六十周年前,「概括」、「總結」、「向老百姓說清楚」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六十年取得的成績是不是輝煌的。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用了很多類似「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有疑問」、可以「好好總結,好好討論」這樣一些含混的言辭,提出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六十周年到來之際,需要做的事情應當是「舉國反思,舉黨反思」。而這位「老同志」經過「反思」後毫不隱晦地表示,由於共和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曲折,因此共和國「輝煌六十年」的提法是「不符合事實」的、是「站不住腳」的。

成就有目共睹 指責罔顧事實

 此番言論出自自稱曾經位居要職的「一位老同志」之口,着實讓人匪夷所思。對於新中國六十年是否輝煌,難道還需要我們費過多的筆墨來加以描繪嗎?因為全世界各種媒體早已趕在我們之前,用或高興或羨慕或嫉妒的言辭來評論中國的六十年了:六十年間,中國政府的政策幫助數以億計的百姓脫貧致富、獲得溫飽;六十年間,香港、澳門順利回歸,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力強盛和政策正確的前提下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六十年間,載人航天成功、奧運盛會成功成為中國崛起的標誌;六十年間,中國走過了其他發達國家用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才能走完的發展歷程,尤其是全面的改革開放釋放了蘊藏在中華民族體內的巨大能量,創造了「東方奇跡」、「中國模式」……有的海外輿論甚至斷言,這六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值得稱頌的輝煌年代。這樣的評價,來自持各種政見的媒體,不管它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喜歡與否。而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卻斷言中國的六十年並不輝煌,這在世界輿論面前難道不是顯得有點另類、有點不合時宜嗎?當然,前進道路上沒有一馬平川,我們肯定共和國六十年的輝煌並不掩蓋曾經有過的失誤與曲折,因為任何一個國家走向進步,任何一個政黨走向成熟,都不可避免遇到艱難險阻,更何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前無古人的前提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發生一些失誤在所難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畢竟走出了挫折與失誤的陰影,創造出天翻地覆的奇跡。曾經的陰霾怎麼能夠蓋得住今天的光明?中國六十年的成就是瑕不掩瑜的輝煌,值得高興,值得慶祝。我們不妨環顧一下域外,記得美國建國一百周年時,美國從上到下一片興高采烈,沒見哪位煞風景的仁兄冒出來要政府和民眾不要忙着慶祝,而應該先反思歷次重大政治危機、經濟危機的失誤嘛。高談「政治倫理」的所謂「老同志」,看來需要檢點一下自己是否具有正常的思維邏輯。而利用所謂「老同志談話」來達到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成就的做法,在世界上也要屬於「和者該寡」之類,恐怕要留下歷史笑柄。

 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通篇圍繞的中心,是對中國共產黨六十年執政及今後繼續執政是否合法的質疑。「談話」認為中國共產黨缺乏執政合法性的一個理由是,中國共產黨「對過去為什麼不做正確的事情連個起碼的交代都沒有」。「談話」的杜撰者恐怕太健忘了。就在「一位老同志談話」中提到的「決議」(即《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中國共產黨對建國以來發生的重大失誤作出了嚴肅的總結,承擔了政治責任,包括對毛澤東同志的失誤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例如,在談到「文化大革命」時,決議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證明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論點「是完全錯誤的」,對此,「毛澤東同志負有主要責任」,對毛澤東同志的錯誤,黨中央未能及時加以糾正,因此黨中央領導集體也主動承擔了責任。中國共產黨如此坦率地承認錯誤,承擔責任,難道不是嚴肅的負責的交代嗎?難道不是在向全黨全國人民道歉嗎?依我看,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勇於面對失誤、認真汲取教訓的政黨,在當今世界上恐怕並不多見。

 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指稱中國共產黨執政不具法理性的另一個理由,是中國共產黨違背了、「推翻了」曾經在執政前對人民作出的「要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獨立的國家」的承諾。且不說毛澤東同志的著作中隨處可以見到上述的有關論述,單在新中國憲法中就對此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如一九五四年憲法總綱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二○○四年憲法總綱第一條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可見,關於國家人民民主屬性的表述始終沒有改變。對於六十年間中國民主的進步,就連客觀的國外媒體甚至一些西方政治家也都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例如美國前總統卡特就高度肯定了中國基層的民主選舉。指責中國共產黨推翻了過去對於民主自由獨立的承諾,這是從何說起呢?其思維的邏輯性又在哪裡呢?

否定中國制度 兜售西方政制

 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指稱中國共產黨執政不具法理性還有一個理由,即中國共產黨忽視民意,「不對民意負責」。事實上,中國黨政領導對民意的重視和尊重,與時俱進。例如,二○○八年六月二十日,胡錦濤主席在網絡論壇上與網民交流。胡主席說,通過網絡能知道人民群眾所思所想,能聚集所有人的智慧,所以網絡是一個重要的渠道。英國BBC對此報道稱,胡主席與網友直接交流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民聲民意的重視。外國媒體和政界普遍注意到,問政網絡,近年已成為中國一些地方政府的執政新風。在諸如重慶最牛釘子戶、山西黑磚窯案、廈門PX項目緩建、華南虎照片風波等一系列事件中,網絡輿論對事件走向產生了巨大影響,草根網民聚合而成的強大力量得以體現,億萬網民成功實現了意見表達、政治參與。對此,「老同志談話」怎麼可以視而不見呢?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流傳出來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這篇談話使用的核心詞語是「政治倫理」,出現頻率最高的數字是六十。全篇談話指責中共執政六十年太長久,這麼長期的執政,不符合「政治倫理」。把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共產黨已經執政六十年了,繼續執政下去就「不道德」了。那麼由誰來執政才符合「政治倫理」、才「道德」呢?「老同志談話」中有一段話一語道破:「六十年了,我們國家沒有成長起應該有的社會性力量來與我們共產黨競爭,來提醒、來監督我們黨……這種現象是很不倫理的。」原來是要求讓與共產黨執政的同時參政並擁護共產黨的八個民主黨派起來「競爭」(其實「老同志談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抗爭」),讓所謂「社會性力量」成長,與共產黨輪流執政,那才符合「政治倫理」,那才「道德」!那不就是在鼓吹西方的「多黨制」政治嗎?!可見「老同志談話」的要害,是否定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賣力兜售西方政治體制。這同前不久達賴在國外所謂的「中國共產黨執政快六十年了,該退休了」的言論不是如出一轍嗎?

藉國慶挑起事端 自討沒趣

 其實,一個政黨執政的基礎在多數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在正常情況下,執政時間越長,說明其執政基礎越穩固。因為執政時間長,所以就失去繼續執政的法理基礎的說法,是與政治常識及正常的思維邏輯背道而馳的,只能反映出所謂「一位老同志談話」在思維方式上的混亂。

 再過一個多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國慶節就要到來,中國人民正以無比自豪的心情積極籌備慶祝活動。國內外有些人難免要利用這樣的機會搞點小動作。但是,我想提醒這些人,有正確的思維邏輯才可能作出正確的政治判斷,在這種喜慶的當口,誰要是不識時務,嘩眾取寵,悖逆民意,硬往七千六百萬中國共產黨黨員和十三億中國人民頭上潑髒水、冷水,掃那麼多人的興致,甚至通過指責中共現行政治制度、政黨制度和方針政策來離間執政黨和老百姓的關係,試圖挑起什麼事端,恐怕只會冷落了自己、孤立了自己,討一個大大的沒趣。

(中通社八月十七日電)

相關新聞
混亂的思維邏輯 錯誤的政治判斷 (2009-08-18)
抗毒工作刻不容緩 (2009-08-18)
大陸伸援手 台灣有顧慮 (2009-08-18)
正生應公開營運真相 (2009-08-18)
時過境遷 蕭規曹不隨 (2009-08-18)
謹慎不懈 迎復甦曙光 (2009-08-17)
應提高網上安全意識 (2009-08-17)
驗毒內耗不斷 香港之悲 (2009-08-17)
社民連如意算盤不易打響 (2009-08-17)
縱容吸毒才是「大惡」 (2009-08-17)
領導人高效救災是最大政治 (2009-08-17)
偽造出來的倫理 (2009-08-15)
「大中華」文化的流散與回歸 (2009-08-15)
愛國教育須薪火相傳 (2009-08-15)
反對派向阿扁學公投 (2009-08-15)
私隱如何界定? (2009-08-15)
中國政府和民間需良性互動 (2009-08-15)
對當前宏觀經濟數據的審慎解讀 (2009-08-14)
一份不容低估的民調 (2009-08-14)
審慎立法等如「節外生枝」? (2009-08-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