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魯迅的文字語言,令他成為那個時代的良知代言人。
王志耕
近些天有兩個話題在媒體炒得很熱,一是食鹽加碘的事,一是魯迅的文章再次從中學課本被削減的事。
先是有朋友發來一篇文章,說有學者提出近年甲狀腺發病率上升源於全民食鹽加碘,竟致在不缺碘地區根本買不到「非碘」食鹽。於是我到超市特意去問了一下,果然沒有。回到家心下總是忐忑不安,怕在無意中著了碘鹽的道兒。但後來讀到一些科普文章,也看了一些專家的評述,才明白,其實就目前的食鹽攝入量而言,即使在不缺碘地區,也還遠達不到會致病的程度;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所在的是缺碘地區,則不加碘會導致可怕的後果,最主要的是智力發育受影響。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即,碘很難通過正常飲食獲得,因此必須通過人為的方式添加,這已成為世界性飲食的一項基本規則。於是,我才安下心來。
但第二件事,卻讓我無法釋然:魯迅是否應當退出中學課本的事,前些年也有人提出過,現在又有人來炒作,看來這的確成了一個問題。主張中學生少讀魯迅的人主要理由大概有兩條,一是魯迅的白話文不規範,生硬難懂;二是魯迅的文章較多憤恨,較少溫情,這在構建「和諧」的今天已不合時宜。
我想第一個理由其實根本不是一個理由。魯迅的文章總不會比古文更難懂吧,我們並不會傻到因為某種知識難懂而不去學。至於魯迅的文字是否生硬,則有必要多說幾句。如今的快餐文化使得人們很難去對一個對象進行細緻的體味,把話說出來只要明白易懂就好。這固然不錯,但是,文學的欣賞卻相反,它需要一個審美延遲的過程。也就是說,你要反覆參讀,直到養成一種閱讀的審美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在中學前完成。也可以說,快餐式文字是一種自動化傾向,無須推動;而審美化文字則需要培訓。魯迅的文字,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形成了特殊的表意方式和字句節奏,所謂語句的「生硬」恰與其充滿悲情的內涵達成一致,因而具備了特殊的語感和力量。我從中學到大學,文字表達所受影響最多的就是魯迅,從一開始機械的模仿,到後來慢慢體味其中的修辭、節奏、情感表達,漸漸覺得那一時代其他人的文字都較魯迅缺少了一些悲憤的激情與傾吐的力量。這個培養語感的過程其實也跟讀古文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對古文沒有足夠的感受,則他的文字就很難具備精緻的用語和整體的韻律。所以,讓孩子們養成讀陌生文字的習慣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第二個理由則涉及到我們的文化建設的問題。這個理由我想也是教育部或者許多國學學者所樂見的理由。構建「和諧」當然不需要憤恨,弘揚儒學首要的是「克己復禮」。而魯迅恰恰與此背道而馳,但這顯然是過於膚淺的理解。在當今中國社會,我們需要的不是甚麼振興「國學」,當中國的「啟蒙」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的時候,在「和諧」之下如于丹講《論語》之類的聲音是十分有害的。如果大家稍加留意,就會看到,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媒體CCTV多年以來沒有出現過魯迅的影子了,所謂「百家講壇」正如當年的「百家爭鳴」一樣,其實就是「一家講壇」,所講的內容只要「合時宜」就好,哪怕是宮廷秘史、奸謀權術,抑或修身養道、克己明德,只要不涉「啟蒙」便好。因此,魯迅被邊緣化便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一言以蔽之,魯迅的精神是獨立、自由。他之所以勸青年人不要讀中國的書,是因為在中國的書裡不但有著滋養奴性的本體論土壤,還隱含著「吃人」的方法論營養,在這種文化中培育出來的便是專制下的奴性和內心深處的冷漠。魯迅的一生,都是在和這種文化的劣根性作鬥爭,他以自己卓爾不群、狷介不羈的語言與行為,成為那個時代真正的良知代言人,因為有了魯迅,那個時代才在如磐的暗夜中透出一絲光亮,才讓我們感到了人類獨立精神的意義。然而,魯迅不幸被利用了。其實魯迅反抗的不是某一個黨派,他反抗的是與人性相對立的文化體系與在這個體系下必然誕生的專制政體,而他的真實面目在類似體制下一定會被遮蔽,要麼他變成一個與國民黨腐敗政府勇敢鬥爭的戰士,要麼他就變成一個充滿怨恨之氣的不合時宜的「憤青」;三十年前他是前者,如今他是後者。但是,如果我們的國家要真正實現文化的更新,魯迅是萬萬不可缺少的。魯迅是中國文化自身土壤中所不能正常攝入的「碘」,他必須被人為添加進來,才不至於導致我們的智力扭曲和文化殘疾。
如果說食鹽加碘過量也許是個謊言,那麼削減魯迅則肯定是一種愚昧,是無可挽救的文化慣性的惡果。我們首先應在大學教育中對下一代培養對魯迅的正確理解,這樣才會讓他們將來在肩負起中學教育重任的時候能夠引導孩子們去正確理解魯迅。因此,不但我們現任的中學教師要「加碘」,從長遠看,大學教師應當率先把「碘」加個夠。
(作者為南開大學中文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