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達賴喇嘛在美遭遇挫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19]     我要評論

紀碩鳴 資深傳媒人

 奧巴馬不斷推遲和達賴見面,這是達賴喇嘛近年來不斷爭取國際支持過程中少有的美國態度。但他應該知道,政治上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有永遠的朋友,在美國眼中,所謂的西藏問題,只是他們的一隻棋子,而且在美國利益中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派白宮顧問賈芮特(Valerie Jarrett)率領的美國官員代表團到訪印度達蘭薩拉,先與西藏流亡政府總理舉行會談,9月14日再與達賴喇嘛見面,引起諸多關注。自2008年3月西藏大規模示威抗議後,美國眾議院院長佩洛西來訪,並會晤達賴喇嘛以來,此次是最高層級的美國代表團到訪。不過,可以看到,這樣的訪問純粹屬安撫性的。因為,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一再取消與達賴喇嘛的美國會面,這樣的信息透露出,達賴喇嘛遭遇到近年來前所未有的美國挫敗。

 自1991年美國前總統布什會見到訪的達賴喇嘛以後,美國每任新任總統都會會見達賴喇嘛,美國領導人既把西藏問題看作是平衡中美關係的一張牌,同時也把達賴喇嘛當作拉攏美國民心的一面彩旗。奧巴馬之前的3位總統都在和達賴見面這件事情上,發揮了程度不一的「創意」。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在非正式的狀況下和達賴見面。據悉,小布什上台不久,就會見了達賴喇嘛,在其任內總共6次會見了達賴喇嘛。

奧巴馬不想因達賴得失中國

 去年奧巴馬在競選總統前,亦曾高調支持達賴喇嘛,在總統競選期間,還曾致函給達賴喇嘛,表達他的最高尊重,並承諾將繼續支持西藏的事業,期待在另一個時間與達賴喇嘛舉行會晤。當選總統後,媒體有數次放風,稱奧巴馬會在西藏暴亂後一周年的四月見達賴,後又有消息稱,奧巴馬將在十月初見達賴。如今,達賴喇嘛期待的會見又被取消了。奧巴馬支持達賴喇嘛在「西藏問題」的中間道路,但他在北京和達賴喇嘛之間也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雖然承諾支持達賴,但不會在達賴下月訪問華盛頓時與他會晤。

 奧巴馬在金融危機下上台,儘管他不斷釋出利好資訊,指稱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已經開始結束!不過在民眾對於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依然心存疑慮,他所推動的健保改革方案不獲認同,加上哈佛大學黑人教授蓋玆的被捕風波,使得他在六月底的民調施政滿意度,從4月份的61%急跌至53%,只比前總統布什在2000年獲得競選連任後的民調滿意度高出3個百分點。

 7月24日開始,奧巴馬的民望跌破50%的關鍵分數,意味更多的選民否定而不是肯定奧巴馬的施政,其中支持其經濟政策者比例降至僅52%,較高峰下滑8個百分點;支持其醫療政策者比例,更跌破50%至49%。從8月4日開始到現在,該百分比始終未能再次重返50%以上,9月1日更跌至最低的45%。這比起包括里根、老布什、克林頓甚至小布什的同期都要差。

 達賴喇嘛急於見奧巴馬,想藉機提升自己的國際聲望,並借用國際力量對北京施壓。有法國的前車之鑑,奧巴馬並不想在此時此刻因為達賴而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利益從而再影響自己的民望。尤其是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在訪美期間會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剛簽署了價值一百二十四億美元的中美合作協議,有助美國走出經濟困境。任何事情均有輕重緩急,在奧巴馬目前的天秤上,中美關係關乎美國利益,和中國保持和睦友好,10月份到中國訪問自然比見達賴喇嘛更重要。

達賴接連受挫 國際市場日縮

 奧巴馬不希望在民望低迷的時候去觸碰中國的底線。不過,奧巴馬似乎也不想得罪達賴喇嘛的追隨者和擁護者,派出他的高級顧問賈芮特率領訪問團上印度北部山區見達賴,實際上是一種安撫。這三位華府的顧問都是奧巴馬的重要幕僚,美國的公共政策都出自他們之手,按常理都是陪伴總統見一些重要客人,派他們披掛上陣。奧巴馬此舉既希望淡化對中國的衝擊,又想不失對達賴的承諾。

 達賴喇嘛辦公室在奧巴馬的高級幕僚離開後,立即發表聲明指,奧巴馬的三名高級幕僚14日稍早在印度達蘭薩拉會見了達賴喇嘛,討論在解決西藏問題方面,華盛頓能提供何種協助;達賴喇嘛希望,在奧巴馬走訪過中國大陸後,兩人能見上一面。達賴喇嘛的希望有點近乎乞求,他不甘心遭遇如此的美國挫敗。應該說,奧巴馬不斷推遲和達賴見面,這是達賴喇嘛近年來不斷爭取國際支持過程中少有的美國態度。但他應該知道,政治上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沒有永遠的朋友,在美國眼中,所謂的西藏問題,只是他們的一隻棋子,而且在美國利益中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達賴喇嘛還剛剛藉台灣水災到台灣南部訪問祈福,去台灣也是達賴喇嘛一直的願望,但此行也並沒有讓達賴喇嘛加分。一是他接受地方政府的邀請,注定他的台灣之行烙上了政治色彩;二是他近年出訪,很少遭遇如此近距離的嗆聲;三是很多出訪的常規活動都被迫取消。這一切都說明,隨着中美及兩岸關係的變化,達賴喇嘛賴以生存的國際市場和國際影響力開始受到挑戰。

相關新聞
國慶60年:大歷史和大文化思考 (2009-09-19) (圖)
達賴喇嘛在美遭遇挫敗 (2009-09-19)
美國令當今世界很不安寧 (2009-09-19)
迎國慶超長黃金周 (2009-09-19)
美國為什麼總怕「威脅」 (2009-09-19)
反對派鬥「激」醜態百出 (2009-09-19)
反對派「五區總辭」五大謬誤 (2009-09-18)
實力才最有說服力 (2009-09-18)
美國對華關係缺乏理性評估 (2009-09-18)
全球經濟短期難以復甦 (2009-09-18)
青年失業與最低工資立法 (2009-09-18)
保護主義禍延全球經濟復甦 (2009-09-17)
鳩山上台難讓日本放心 (2009-09-17)
為美軍將領的「擔憂」而憂 (2009-09-17)
奧巴馬將嚐惡果 (2009-09-17)
民主的優越性? (2009-09-17)
「前線禁毒工作」刻不容緩 (2009-09-17)
香港新聞界應與內地建立互信關係 (2009-09-16)
20年前已設計的提名機制 (2009-09-16)
一拍兩散為了政改? (2009-09-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