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金
香港食家從來不像外國食家那麼不肯露臉,那些六星級食肆驕客,推介他們吃到的鮑參翅肚,你沒他那張大廚認識的闊臉,就算按圖索驥,到他指引的大店,侍應端出來你照單點出來同樣的菜式,也未必吃到他老人家所說的真材實料。當然,你要相信食家,不是他們騙你,試菜時食肆主人端給他們吃的,的而且確是好東西,只是做生意的人很會打算盤,用不着你宣傳,自然頭啖湯奉獻給食家,其餘上門光顧的,就視如行船過路客了,但求食家鴻文,十萬人看過,十萬人上心,每個人輪流光顧一次,就夠他生意興隆做到光榮結業,你上門吃不出食家推介佳餚那種滋味,不是你舌頭的味蕾跟食家結構不同,只是出於上述原因。所以,想吃好東西,有時未必要多花錢,求人不如求己,不如踏實一點,聽聽筆者朋友推介台灣異類食家「小吃教主」舒國治的意見:先行正視自己家中的廚櫃。這位舒先生就是教你,廚櫃裡有甚麼吃甚麼。
別小覷他,先聽聽甲乙兩大食家幕後吐真言吧。記者問甲吃過那麼多東西甚麼最好吃,他不加思索就說他媽媽的豆醬清炒豆芽;問乙,他說平日在家最愛椒絲腐乳,兩大食家若不是做呢行厭呢行,跟舒國治的飲食真章就不謀而合了。
舒國治自謙「繞遠路達人」,甚至家中沒有冰箱、冷氣、電視,過着儉樸的日子,依然吃出神仙。
他從素菜/蘿蔔到油餅/滷肉/餃子,從牛肉麵到回鍋肉,全是獨到的觀察與描述:如油條切成小塊,包在素菜包子裡,吃起來水綿綿;蘿蔔絲餅,餅中帶點脆蝦皮……都能令讀者看到口角垂涎。他就是窮中還吃得那麼好、吃得那麼有格調。如果食家談鵝肝醬大鮑魚令你感到自卑,翻看一下舒老的異類食經,找回味蕾遺失的感覺,也就身在福中知福了。他強調「不肯輕易舉薦餐館」,才是真正的良心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