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莊 資深評論員
台灣「憲法」未見「內閣」總辭的條文,「立法院」也未提「不信任案」,但馬英九可斷然接受劉兆玄「內閣」總辭,迅由吳敦義「組閣」,顯示出大有為之處。吳「內閣」可汲取汶川重建的經驗,加速台灣災後重建進度。在救災的過程中,迅速改善兩岸關係。
「8」未必是一個吉祥的號碼,給台灣帶來風風雨雨的「莫拉克」颱風就是在8月8日抵達寶島的。風災並不是震災,雖然也帶來傷亡,規模通常比地震小;但莫拉克帶來的政治風暴卻比震災為大,最終促成台灣前所未有的「內閣」總辭。
港台對颱風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但莫拉克的確是怪風。其怪有三:(一)其風不大,其雨甚暴,其雨量達千年一遇。(二)有選擇性,專挑民進黨主政的七縣市降災。(三)次生災害特大,直接因風災死人不多,但因泥石流淹埋,傷亡慘重。
風災造成政治泥石流
應當承認,台灣氣象部門對莫拉克的預報和災害性警報不足,馬英九也未能依台灣「憲法」第43條的授權並依緊急命令法,發佈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馬氏初政,民望甚高。但因陳水扁之積弊、金融海嘯之蹂躪,馬上未見好,民眾還是理解的。但救災遲緩,卻觸發民怨,民望曾跌至不到兩成。
對此,民進黨也難辭其咎,受災七縣市由民進黨掌權,與台灣政府並非同黨中人。地方長官不願將災情速報「行政院」,「行政院」有關部門長官又不夠積極立即行動,是救災不力的根本原因。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樞與地方由不同的政黨執政並不罕見,但不論在朝在野之黨,只有政見之差別,但沒有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之矛盾。但台灣卻有所不同,國民黨和民進黨既有國家認同、文化認同之差異,難免黨同伐異,一有風吹草動,就要落井下石。這次高雄市市長陳菊執意邀請達賴祈福法事,即為一例。
迄今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或民族沒有宗教的。台灣佛、道、天主、基督、回教盛行,四教領袖完全可為死難台胞超渡,犯不着由外來藏傳佛教設場。藏傳佛教主張「天葬」,將屍體割成小塊,讓鵰鳥吃掉,此習俗與台灣傳統「土葬」格格不入。如將泥石流下之亡魂行「天葬」之禮,實屬對死者之不敬。但民進黨卻偏要如此,無非是要刺激大陸作過度反應,馬氏同意邀請則得罪大陸,使兩岸關係倒退;不同意邀請則不近人情,得罪災胞親屬,又有受大陸施壓之嫌。
《禮記.曲禮下》:「君子行禮,不求變俗」。王船山《禮記章句》卷二十三云:「幽明之禮,一循其自然之法制,而非先王之以其意為之也。」本來國民黨可依本土習俗,舉辦佛、道、天主、基督加上土族宗教法師,曉以藏傳佛教不合台俗之義,足以揭陳菊之陽謀,阻達賴之入台,就不發生今後修復兩岸關係的問題了。
汲取汶川經驗 加快災後重建
與陳水扁之「內閣」相比,馬英九之舊「內閣」不過不失,尚屬高明之選。如在正常安定時期,假以時日,必有可為。但學者論政,易見繁瑣;學者處事,常難果斷。既拒大陸直升機之臨救,特邀「藏獨」達賴之赴台;敢疑大陸組裝屋之甲醛,未斥喇嘛教葬禮之異俗。當然劉兆玄「內閣」後來的救災和重建部署還是非常積極,但一時之間,卻難挽台灣政府之民望。
台灣「憲法」未見「內閣」總辭的條文,「立法院」也未提「不信任案」,但馬英九可斷然接受劉兆玄「內閣」總辭,迅由吳敦義「組閣」,顯示出大有為之處。吳「內閣」可汲取汶川重建的經驗,加速台灣災後重建進度。在救災的過程中,迅速改善兩岸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