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鄭板橋的人情世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鄭板橋為官清廉,且明理自持,他筆下的竹最能成其一生寫照。資料圖片

姚元權

 鄭板橋交游甚廣,與親朋好友不斷有書信來往。他特地挑出寫給堂弟鄭墨的十六封家書,編入作品集子,放在卷首。他說這些家書,絕不談天說地,只切日常家用。相比那些「閒時用得著,忙時用不著」的理學文章,鄭板橋頗有孤芳自賞之意。

 其實難怪,在外人看來,他自傲自大、狂放不羈、口無遮攔、行事詭異。這十六封家書裡的人,卻是一個溫情內斂、寬容平和、敦厚可愛的小老頭。脫掉那層謀求生存、自我保護的外殼,鄭板橋坦露出真實的自己。他自稱平生無一知己無不知己,但誰內心裡不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認同呢?從家書裡,我看到了板橋的真誠,看到了他的人情世故。

常把人往好處想

 鄭板橋很欣賞蘇東坡,因為在東坡眼裡,世上沒有不好的人。看著別人可愛,自己也是個可愛的人;看著別人可惡,自己也是個可惡的人。

 鄭板橋對假和尚、酸秀才特別討厭,從不吝用刻薄的言語嘲笑他們。有一年,他借宿一間寺廟,當家和尚對他說:可以,但是你要幫我抄數卷經書。板橋無奈,只得鋪紙磨墨。經書抄好,和尚見他字寫得漂亮,進一步要求說:你再給我寫副對聯,我才給你被子。板橋心底不耐煩,又不能拒絕,於是寫下:鳳在禾下飛去鳥,馬到驢邊草不生。暗罵勢利的和尚為禿驢。和尚不解聯意,把對聯裱好掛在佛堂,引得香客們大笑。實際上,鄭板橋喜歡和僧道交往,和他關係鐵的至少有二十幾人。他在家書裡說:很多和尚因為落難別無選擇才入佛門,濫竽充數者自然不少,把他們視為異端而深惡痛絕之,也太過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官時,曾審過轟動一時的「和尚尼姑偷情案」。原來,這和尚、尼姑出家前是一對情侶,後來遭遇變故各自遁入空門。二人情緣未了,私下相會,被人逮個正著。這類傷風敗俗的事情鬧到公堂,結局可想而知。鄭板橋細加審訊,了解到「新聞背後的故事」,乾脆成全他們,當即審判:和尚尼姑都還俗,一筆勾卻風流案。

 知人之惡,更須知人之善,鄭板橋以此作為待人的準則。他告誡堂弟說,要愛人,人才愛你。愛人,是愛人的善良、愛人的好處。鄭板橋出門,經常背著褡褳,裡面裝著銀錢或果食,遇到貧弱無助的人,掏出錢財接濟。發現別人一技一藝之長、一言一行之美,就給予熱情讚美。曾有兩個年輕秀才,冒著風雨上門向板橋求教。見二人窮得沒飯吃卻滿懷激情縱論古今,板橋大為感動,留下他們一起用餐,臨走還贈予銀襾。他對秀才的經歷感同身受,如果自己當年沒有別人的賞識和幫助,哪會有今日的鄭板橋呢。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常把人往好處想,世上便多了無數可愛的人。

為人處即為己處

 鄭板橋常年在外,並未忘計劃身後事。老家附近郝家莊有塊風水寶地,鄭父在世時曾想購買,但有座孤墳必須刨去。鄭父說,哪有挖掉別人的墳墓來埋自己的啊,就沒有買下來。鄭板橋想,這塊地風水好,價錢合理,自己不買,別人就會買走,孤墳更加不保,那還不如買下。

 那怎麼處理孤墳的問題呢?鄭板橋說:不動它,死後還多了個伴呢,給它刻塊碑,讓後世子孫一起燒香敬拜。至於擔憂孤墳會給家裡帶來不幸,鄭板橋說:這種迷信哪值得信,況且,我們以忠厚之義對待孤墳,是在積累功德,惡風水也會變為善地。

 後來,鄭板橋給弟弟寫信說:我在外無災無禍、事業順利,全得益於家裡墳地風水好啊,這塊地應該是大家的,現在歸我家獨享風水之利,是佔了全村人的便宜。他再三囑咐:一定要懂得感恩,回饋家鄉父老。鄭板橋提出「九字方針」:惇宗族睦親姻念故交。他想到村人一年到頭穿的是破衣、吃的是秕糠,把青菜湯和蕎麥餅子當作美食,就心酸不已。而少年時意氣風發的朋友,現在落落未遇、三餐不繼。鄭板橋採取很現實的辦法,拿出工資,交代堂弟一戶一戶地分發,把政策落實到位。

 鄭板橋當了官,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待遇,開始考慮買房置地。他在信裡,給自己設計了一座敞開式天然別墅:茅屋兩間,一間坐客,一間作房(一室一廳);主屋三間,廳屋二間,奴子屋一間(四室兩廳)。他還計劃買塊土地,兄弟二人平分。鄭板橋置業,並不貪多,他說:「若再求多,便是佔人產業,莫大罪過,天下無田無業者多矣,我獨何人,貪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足乎!」板橋用心良苦,提前幾百年把這話說給現在的炒房團和房產商聽了。

 鄭板橋做一件事,心裡總要想想對別人的影響。這是他的「為人處即為己處」的處世哲學,試想不顧別人的墳,又何來自家的風水呢?

要明理作個好人

 妻子去世後,鄭板橋過了一段時間單身漢生活。他孤苦無聊,出去喝酒、找相好,弟子看不過眼,說:「老師,你才華過人,莫自毀前程。」鄭板橋說:「你知道啥?我喝的不是酒,是寂寞。」照樣我行我素。

 他率性而為,在朋友面前更是如此。有個商人程羽宸,一次在茶樓上看到板橋題寫的對聯,無比嘆服。打聽到鄭板橋在揚州,特地上門拜訪,拿出千襾銀子,為偶像一洗窮愁。因程老闆的幫助,板橋還得以娶回嬌妾。兩人此後過從甚密,程老闆近水樓台先得月,時常向鄭板橋索要書畫。板橋看心情而定,心情好,就畫;心情不好,程老闆的賬也不買。程羽宸知道他的個性,也不敢強求。

 鄭板橋崇尚自然、天性、眾生平等,懂得尊重生命,在他眼裡,大家脫光衣服都赤裸裸一個人。請家政工,他以主客之禮相待,不認為雙方有何貴賤之分;窮親戚朋友上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中;綠楊深巷邂逅命運不濟的少女,他恨不能救佳人出泥淖;遇到孤兒寡母,暗中相助,顧全母子尊嚴;家人兒女待如己出,天地間一般人,要一般愛惜;家教老師請了就得尊師重道,若不滿意合同到期再解聘。

 他對堂弟說:教育子弟,如若籠中養鳥,跟牢改有何分別?以扭曲人性的方式管教孩子,是何情理呢?板橋對自己孩子的期望,不求其富貴發達,不求其功成名就,更不求其高官厚祿,這些都是小事,他說:第一要明理作個好人。

 第一要明理作個好人,這也是他對眾生的小小請求。多麼簡單的願望,可是,它多麼美好。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鄭板橋的人情世故 (2009-10-07) (圖)
人文世相•巴金伯伯的關心和囑咐 (2009-10-07) (圖)
豆棚閒話•不要太迷信「諾獎」 (2009-10-07)
古典瞬間•說文解字:樓裡住的女人是誰? (2009-10-07)
文訊•「華山論劍:金庸的武俠世界」文學專題講座 (2009-10-07)
歷史與空間.宿儒章太炎 (2009-10-06) (圖)
古典瞬間.《菜根譚》的意境 (2009-10-06) (圖)
開卷有益.沈從文的深情 (2009-10-06)
人文世相.巴金伯伯的關心和囑咐 (2009-10-06) (圖)
亦有可聞.讓思維達到清晰程度 (2009-10-06)
歷史與空間•一輪明月映天心 四海生靈荷照臨 (2009-10-03) (圖)
古典瞬間•文人筆下的月 (2009-10-03)
文化觀察•建國總動員 (2009-10-03) (圖)
文訊•《中國猛博──新傳媒時代的民間話語力量》發佈會 (2009-10-03)
Discovery Channel 呈獻考古重大發現:《Discovering Ardi》 (2009-10-03)
中國文化中心文化講座資訊 (2009-10-03)
歷史與空間•朱元璋的「圈養」式牧民 (2009-09-30) (圖)
人文世相•食蒜者說 (2009-09-30)
古典瞬間•大理的「本主崇拜」 (2009-09-30) (圖)
豆棚閒話•狂儒劉叔雅 (2009-09-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