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世相•巴金伯伯的關心和囑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巴金伯伯(左)和父親辛笛(右)合影,下面是在照片背面為辛笛女兒聖珊簽名題字

王聖珊

 (接上篇)那時國際長途電話很貴,一般都是寫信。有一年七月底的家書中寄來了一張李伯伯和爸爸並排坐在沙發上的照片,我看了又看,發現照片背後印戳是八二年八月,手寫的日期是一九八三年七月;爸爸題了字「聖珊 式柟 賢伉儷存念」,然後兩位老人都簽了名。李伯伯和爸爸用的筆完全不同,可是共同的舐犢之心越過重洋。

 我出國一晃十年,第一次回國探親時爸爸應我的請求幫我聯繫約定了時間,帶著我和我的家人去看望李伯伯。李伯伯問了我在美國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他知道我曾在貴州當教師有九年多,我聽著他的四川話感到特別親切,就乾脆貴州話夾著四川話和他交談。李伯伯又和我女兒講話,問她多大,叫什麼名字等等。我女兒昌洛那時剛滿五歲,還特地說明她的英文名字Scarlet 只有一個「t」。李伯伯見她一點兒也不認生,就逗著要她表演。爸爸也熱心地在一旁幫著「點節目」。我家這個初生的「小老虎」高高興興地唱歌、跳舞、背誦唐詩等等一樣樣都做了。李伯伯再三稱讚她:「昌洛中國話講得很流利,很了不起。」爸爸當然也很高興,因為昌洛的唐詩和民謠就是做外公的再三提醒讓我教的。

 本來我和小林也好久不見了,有許多話要說,結果都沒有時間。爸爸建議說:「請李伯伯送你一本《隨想錄》吧!」李伯伯馬上答應,問了我先生和女兒的名字,又讓我在紙上寫出。他摘下眼鏡仔仔細細地看了,然後握著筆寫字。我發現李伯伯那時寫字已經很費勁了,可他還是很高興地簽送了他的精裝本《隨想錄》,並題字:

 送給聖珊侄女 式柟先生 和他們可愛的女兒昌洛

巴金 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爸爸也幫著我和家人一起道謝,我捧著《隨想錄》,說:「李伯伯,您有膽量說真話,您永遠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您的文章我們無論在哪裡都愛讀。您要多寫些。」李伯伯說:「我老了,寫不了了……我們現在還是下筆如有『繩』。這個不是精神的『神』,是繩子的『繩』。」他一面說著一面作出手上有繩子牽著的樣子,說:「你們在國外這方面要好得多,你要多寫些好文章。」隨後他又說:「要帶你女兒來。」臨走時連我女兒都戀戀不捨,李伯伯、小林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時他還把小胳臂挽著「李公公」呢。

然後李伯伯送我們到門口,又拍了一張照片。我說:「李伯伯您留步,下次我回國時一定再來看你。」他再三叮囑我說:「帶你女兒來,帶你女兒來。」後來我每次回國探親,就會想到李伯伯的這個要求。我女兒昌洛也惦著要去看望李公公,還學著用四川話的口音說:「李公公說『帶你女兒來』呀!」可惜後來一直都沒能如願見面,只是每次通電話時請小林或李濟生叔叔代為轉達我的問候。

 爸爸常去看望李伯伯,也常把他和他家人的消息帶給我。

二○○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詩人王辛笛創作生涯展覽會」我無法參加,等到十一月中旬後才把手邊的一些翻譯工作做好了回上海。每天就在家裡陪伴老爸和媽媽。正趕上李伯伯九十八歲生日,我找了老同學去花市替家中二老採辦了花籃,過後小林來電話,兩人大聊一陣。幾天以後,十二月二日,我父親九十歲生日,小林和國煣(濟生叔叔的女兒)又專程到我們家,送來蛋糕、花籃和李伯伯的心意和祝福。

 想想再往前兩年,二○○二年十一月的影文集《世紀巴金》出版,爸爸寫了序,又由聖思陪著去參加首發式,後來還接受了東方電視台的採訪。爸爸的嗓子是啞的,可是心很誠:「巴老敢講真話是不容易的,我們往往做不到。」當晚的電視新聞和第二天的午間新聞都有播放。當我聽說此事時,我覺得這也是實話,老爸能對著採訪話筒說出來,也很不容易。那時候,老人們身體都已經不太好,可是還勁頭十足,照樣盡力耕耘。

 又有好幾年過去了,昌洛也已長大,現在都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可是李伯伯對我們的關心和囑咐難以忘懷。我一直牢記著—天涯海角,脈脈相連;不管走到哪裡,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二○○八年十月十七日

紀念李伯伯逝世三周年寫於美國加州

二○○九年四月再修改定稿

(下.完)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鄭板橋的人情世故 (2009-10-07) (圖)
人文世相•巴金伯伯的關心和囑咐 (2009-10-07) (圖)
豆棚閒話•不要太迷信「諾獎」 (2009-10-07)
古典瞬間•說文解字:樓裡住的女人是誰? (2009-10-07)
文訊•「華山論劍:金庸的武俠世界」文學專題講座 (2009-10-07)
歷史與空間.宿儒章太炎 (2009-10-06) (圖)
古典瞬間.《菜根譚》的意境 (2009-10-06) (圖)
開卷有益.沈從文的深情 (2009-10-06)
人文世相.巴金伯伯的關心和囑咐 (2009-10-06) (圖)
亦有可聞.讓思維達到清晰程度 (2009-10-06)
歷史與空間•一輪明月映天心 四海生靈荷照臨 (2009-10-03) (圖)
古典瞬間•文人筆下的月 (2009-10-03)
文化觀察•建國總動員 (2009-10-03) (圖)
文訊•《中國猛博──新傳媒時代的民間話語力量》發佈會 (2009-10-03)
Discovery Channel 呈獻考古重大發現:《Discovering Ardi》 (2009-10-03)
中國文化中心文化講座資訊 (2009-10-03)
歷史與空間•朱元璋的「圈養」式牧民 (2009-09-30) (圖)
人文世相•食蒜者說 (2009-09-30)
古典瞬間•大理的「本主崇拜」 (2009-09-30) (圖)
豆棚閒話•狂儒劉叔雅 (2009-09-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