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徐遐生表示,科研創新和突破首先是要面對學界的質疑和挑戰。本報記者覃卓嘉 攝
【本報訊】(記者 覃卓嘉)人類對浩瀚無邊的宇宙一直都充滿好奇,希望找到生命的起源。今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華裔教授徐遐生,30多年來致力天文學的科學研究,在相關領域做出了不少重大貢獻,包括提出了不少天文學新理論,解釋了很多複雜的天文學現象,其中他建立的恆星形成的標準模型,更完全改變了人類對恆星的認識。他提出的新理論一度被很多業內權威質疑,但徐遐生指,「要創新、要突破,首先要飽受質疑和挑戰,更要耐心等待驗證和認可!」
科研突破要創新要堅持
徐遐生表示,自己對天文學產生興趣始於學生時期,50年代,他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系,當時被宇宙的奇妙所吸引,從此決定要從事天文學研究。他指,其有關恆星形成的新模型理論學說,在80年代,打破了傳統科學界認為恆星是從細密的星際氣體雲經過冷卻,受自身引力影響而塌縮形成的說法,「我是首個將一些新理論元素,如引力、磁場和湍流等帶入考慮恆星形成的過程,建立了更為合理和完整的新理論」。
另外,1964年,還是博士研究生的徐遐生和其導師林家翹一起提出了一個密度波新理論,用於解釋星系結構等相關問題。但他指,當時這個新理論根本不被接納,「很多學界權威認為我們是狂妄地猜想,經過漫長的考證,我們的理論才被更多人所接受」。徐遐生說,「科研突破就要創新,更要堅持,要勇敢面對懷疑,甚至是抨擊」。
研究對象無法主動尋得
徐遐生指,天文學研究最大的困難在於研究對象無法主動尋得,「只能等待大自然給予我們,透過觀察去模擬」。不過他指,自己的成功秘訣是「跟隨興趣,堅持研究」。他鼓勵年輕人不要因社會主流思想,或父母的指令去修讀興趣不大的科目。而對於學習的目的,徐遐生說,「我們不能一味順從指示去學知識,我們要學習如何獨立地去學習」。
此外,徐遐生的科研範疇亦涉及太陽系、行星單位等方面。他更計劃未來擴展其研究範圍到能源領域,將致力在核能源方面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