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鴻震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
筆者從三十九年公務員生涯退休後,參與公益活動、工商界董事和顧問工作。無論在工作或閑在家中,總喜愛上網,處理往來電郵。我就如很多香港人一樣,視上網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沒有「光纖之父」高錕教授的發明,很難想像,會有今天互聯網的普及。便宜又方便的通訊科技,把遠在歐美和南半球的親友,距離縮短至只是港九之隔。對於這位改變人類生活習慣有重大貢獻的華人學者,成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作為香港人,無不感到光榮和驕傲,亦覺得這獎項是理所當然,實至名歸。
高錕教授與香港有深厚的淵源,自小移居香港,在香港聖約瑟書院中學畢業,及後到英國修讀大學及博士。在一九七零年回港,協助香港中文大學籌辦電子工程系,任教四年,之後投身商業機構服務。到一九八七年,高錕教授以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的身份,重返中大,直到一九九六年退休,定居香港,並獲當時的特首董建華委任,擔任香港特區政府科技創新委員會委員,為香港人服務。正如特首曾蔭權所言,香港能夠有一位如此出類拔萃人物,是我們無比的驕傲。
謙謙君子 寬容大量
高錕教授之所以受人敬佩,除了他的科研成果外,還有他隨和、謙謙君子的性格,以及他對教育的承擔。光纖技術改變世界,但他從沒奪取過光纖技術的專利權,可見金錢不是他研究的動機。他在中大擔任校長期間,平易近人,說話隨和,在同學間留下深刻的印象。最令同學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大三十周年開放日,部分激進學生到主禮台「搞事」,「搶咪」表達政治立場,事件雖然令校方相當尷尬,但校長力排眾議,堅持不處分學生。以平時處事一向低調的學者,貿然去平息一個高難度、政治敏感局面,若非擁有寬容大量、崇高的「江湖地位」和深曉做人的藝術,是萬萬做不到的。
有很多評論認為,高錕教授今次獲獎,是遲來的肯定,筆者也有同感,但是「遲到總好過無到」。事實上,他的研究成果,早已獲得世界各地的認同,他擁有九個世界著名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並獲取過二十多個國際獎項。還記得在一九九六年,筆者在日本擔任香港經貿辦事處首席代表時,高錕教授便獲得有日本諾貝爾之稱的日本國際獎。
日本國際獎(Japan Prize)是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所頒發的獎項。該獎項由日皇出面,授予在科學技術方面有獨創性,取得飛躍成果,並對人類和平與繁榮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我印象中,高錕教授是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亞洲人。當時高教授和夫人一起往東京接受獎項。筆者夫婦和東京辦事處仝人有機會可盡地主之誼,亦為教授獲得獎項,覺得很榮幸和自豪。在日本,此獎項是極高的榮譽,每位得獎者可得五千萬日圓(以今天計,約港幣四百萬元)。當時筆者覺得,頒此獎項給香港高錕教授,是日本慧眼識英雄,並認為他遲早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想不到一等是十三年後的今天,不過「遲到總好過無到」,對於這個遲來的肯定,始終是值得慶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