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人熱衷參與網上拍賣和購物,消委會接獲過不少相關的投訴個案。圖為警方今年中破獲一宗網上拍賣詐騙案,拘捕一名疑犯。 資料圖片
【本報訊】近年不少香港人熱衷參與網上拍賣和購物,惟消委會接獲不少相關的投訴個案。民建聯昨日發表有關網上拍賣懷疑假貨的調查,指出由2007年至2009年9月,海關共接獲1,030個涉及網上拍賣冒牌貨的舉報,同期警方亦接獲共350個相關舉報。有業內人士估計,拍賣網站中逾半貨品屬假貨,當中以名牌手袋及錢包最常出現假貨。在個別網站中,本報記者更發現,有網站的賣家肆無忌憚地明言,以相當於正貨1折出售「仿真度極高」的假貨。
民建聯的最新調查顯示,網上有不少人以多種方式公然拍賣大量懷疑為假貨的貨品,包括在介紹中表明出售全新假貨,又或辯稱有關貨品為朋友送,不知真假,或者將用過的假貨出售套現等。調查又發現,不少網上懷疑賣假貨的賣家以打游擊的方法營運,不斷用儲值卡註冊新的網上身份,並盡量不見面進行交收,以逃避海關放蛇。
警方聯繫海外展開調查
調查引述警方稱,部分網上拍賣的案件涉及香港以外的人士,調查較為複雜,但警方已與海外執法機構就警務工作和執法行動建立密切聯繫。
調查又引述香港網絡零售商會會長陳耀廣稱,估計現時網上拍賣的名牌貨品中假貨多於真貨,而拍賣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買賣雙方未能直接溝通,買家未能確認賣家的身份便直接從銀行付款,從而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而限於現行有關監管網上拍賣平台的法律,政府只能擔當旁聽的角色,亦是令大量懷疑假貨在網上公然出售的原因。
民建聯呼籲盡量當面交易
民建聯調查報告建議,市民在參與網上拍賣時,應盡量交換對方的聯絡電話,盡量當面交易,以及查核對方的過往交易紀錄和評核。
有業內人士估計,拍賣網站逾半拍賣品屬假貨,時下青年最趨之若鶩的名牌手袋及錢包更為「假貨重災區」。
本報記者發現,部分賣家更會明目張膽列明拍賣品並非真品,仔細描述貨品的仿真度,吹噓有「超真品質」,又附上禮品袋盒、防塵袋,甚至手袋的保養手冊等,吸引消費者競投購買,部分正貨價格達5,000元以上的名牌手袋,網上拍賣價僅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