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清輝教授
「我覺得我們這幾年的努力,不單是為UIC本身覺得有相當的滿足感,其實再往前看,滿足感越來越大,假如我們能越辦越好的話。我們不但是對得起珠海,甚至是廣東乃至整個中國。」香港浸會大學校長兼UIC校長吳清輝在回顧創辦UIC的歷程時作出上述表示。
吳校長在談到浸會大學有意到香港以外地方辦學的初衷時表示,這是香港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內地的高等教育也希望開拓一個多元化的局面,兩個因素在一定的時空中「偶然」碰撞到一起,UIC就水到渠成般辦起來。他在論述這兩個因素的時候說:「我還在做立法會議員時看到,香港的經濟有很多困難,而且香港的高等教育需要有新的思維。當時的局長羅范椒芬蠻有遠見,我們都覺得香港的高等教育水準不錯,應該考慮在內地聯合辦學。」
在北京「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吳校長有機會見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教授。吳校長說,當時他主動問我:「有沒有興趣來內地辦學?」我說:「我們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他說:「這樣的話,我看能不能促進北師大跟你們合作。」兩人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
但如果完全按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辦學的自由度有限。後來教育部決定香港與內地合作辦學可以參考這個條例。吳校長表示:「參考」給你突破的空間,比如學校可以用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而且同時任命我為校長和法人代表,這些都是很大的突破。
合作辦學前景向好
吳校長表示,到內地合作辦學,可以直接在祖國的土地上培養人才,特別考慮到假如我們能帶進來一些跟國際比較接軌的管理方式,可能對內地高等教育的管理也有一些借鑒意義,而廣東的人才培養的確落後於其他沿海省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上任後,很快就來訪問UIC。之後聽說汪洋書記在珠海市高層會議上高度讚揚UIC,希望珠海市支持UIC發展得更大更強。與此同時,《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有相當一部分討論高教發展,恐怕真的跟UIC有關係,他們可能覺得UIC能辦,其它大學也能辦。
常務副校長郭少棠教授在回顧與展望未來時表示,我們已經在UIC大致建立起國際化課程和管理模式,今後幾年將在加強學生非正規形式教育(InformalEducation)方面下功夫,比如建立良好的舍堂文化,讓他們的全人教育發展得更完整。
未來發展三方面
對於UIC的發展,郭教授說,第一,國際化課程移植到內地,按國家整體的發展以及區域的需要,UIC都要做課程發展規劃的配合。我們有一些創新的課程比如食品科學、環境科學、文化產業管理和英語教育,這些在香港浸會大學都是不完整的課程。
第二,教學方法的促進。我們吸收了香港院校遵循的「成效基礎」教學方式,即Outcome-based Learning。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以及評估教學的方法在內地是沒有的,在香港院校也是處於學習和適應的過程。
第三,行政管理的創新和本土化方面加強。我們不僅帶入香港國際化課程,還帶入國際化的管理,包括教學、行政的管理。
至於加強香港與內地教育融合的使命,郭校長說,香港整體人才培養計劃在全國規劃的策略從未真正的討論過。香港整個教育界正考慮教育產業化,但香港政府對如何吸納UIC的經驗,都是不夠積極的。香港政府要改變它的這種思維方法以及發展策略。
繼續發展還需政府及各界支持
郭教授說,未來這幾年,我們的精力是要放在自身的發展。郭教授相信四年前以一億多元辦起UIC來,在資源非常有限和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下,我們已經走出一條路來,但私立大學需要社會以及家長、校友的支援。廣東省和珠海市政府也要給我們一個更加積極的支持,要不然,我們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面就難得到更全面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