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大教授雲南窮縣助學9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黃熾森(中間藍衣者)在校園裡跟兩個學生聊天,結果吸引大群學生來旁聽。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 吳玫

 內地疆域廣闊,不少邊陲地區仍處於貧窮落後的階段,當地青少年的求學之路往往難以為繼。不少海外善心人出錢出力助學,但是像香港中文大學管理系教授黃熾森這樣一做便是9年的,仍屬稀少。他和同事在9年多裡出資超過150萬元,為山區學童提供學費補助和重建校舍。不過,他認為自己所收穫的遠比給予的多,還結交了不少可以真心交流的內地朋友。通過每年6月到訪當地,與師生、官員和村民的傾談,黃熾森見證了山區小縣城的發展歷程,對國家有了更深刻的切身體會。

 01年中央公布有關「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支持較東部地區落後的西部加速發展。那時黃熾森和中大3位教師前輩亦從傳媒報道中獲悉,不少西部學校連每年2,000元的經費都難以籌足,故決定合作捐資助學。在朋友介紹下,他們選擇到中國最窮的100個縣之一的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助學。

年均收入800 難繳150元雜費

 黃熾森表示,麻栗坡縣共有26萬人口,其中有6,000多人是公務員和教師,月薪由800至1,200元不等,在當地算是高收入人士。但即使這群人佔了總人口的相當一部分,當地人均年收入亦只有800元,可見整個縣城的貧困程度。當時內地已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度,學生毋須繳納學費,但是每年仍須按時繳交的150元書簿雜費,足以讓不少家貧學生因此輟學。

170元月薪教師墊資善舉感人

 此外,由於當地學校多缺乏資助,故聘請大量月薪僅170元的代課教師來彌補師資不足。由於縣政府對學校和教師的工作評鑑標準,包括校區的失學率,因此為了增添「轉正」的機會,老師都出盡辦法「捉」學生回來上學,甚至自掏腰包為他們繳費。黃熾森記得,他2001年首次到訪時,當地教師為學生墊資金額便高達40萬元,「雖然多數人都只有170元薪金,但是他們都願意為學生交100多元的學雜費,而且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他們唸書時的老師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不過,隨茪丰”消代課教師的制度,目前這類老師大部分已被政府納入正式教師的體系。

不擔心官員扣押助學金

 黃熾森當時被代課教師的義舉打動,即用帶去的2萬多元現金,在10多所學校設立了200多個助學名額,讓教師不必再為學生墊資。獲資助學生由縣政府和學校選拔,他坦言並不擔心官員會扣起助學金,或將名額給予有關係的人。「當地這麼窮,官員的待遇已算不錯。他們多數都出身農家,憑運氣獲得求學升官的機會,所以很難欺壓鄉親父老。」他又補充指:「即使沒有將款項資助予最窮的孩子,但是其他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都是值得資助的。」

見證山區農村經濟改善

 從2006年開始,中央政府對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學童實行「兩免一補」的政策,除學費和雜費獲豁免外,還享有生活補助,故黃熾森他們將資助對象轉至初中生。他還記得,2007年恰好遇上內地豬肉價格飛漲、通貨膨脹壓力劇增,中央政府便將初中生每年的生活津貼從350元提升至750元、小學生則從250元增至350元,「現在香港經常聽到有關內地負面的消息,但是我卻看到這些很正面的信息,感覺政府反應很快!」

 現時,黃熾森每年和朋友出資的10萬元,其中5萬元資助150名初中生,每人可獲得300元至350元;另5萬元則頒發25名高中生,每人獲津貼2,000元。他表示,隨蚇互F府大力發展外勞經濟以及靠礦產資源的收入,投入教育的資源亦在增加,「2001年僅20%的學生可升讀高中,2009年已有三分二的人可繼續學業。」

相關新聞
大隧億元盈利 又申加價1元 (圖)
沙田區各隧道收費比較 (圖)
房會停車場 明年月租加5% (圖)
車用氣下月加價近1成
百貨公司打折 15萬人捧場 (圖)
港產平民小食店 登米芝蓮星級 (圖)
沙士創業捱到病 雞腳筋終覓知音 (圖)
60年老牌酒樓 「龍門夜宴」別街坊 (圖)
開業不足一年 點心店獲一星
2010年米芝蓮港澳食肆指南部分結果
民主黨總辭態度上演羅生門 (圖)
空穴有風:白鴿黨拒「陪葬」 部署連串反擊
公民黨內亂 余猶疑 梁去馬 湯反對 (圖)
批黃毓民長毛劣行 白姐姐稱必戰「補選」 (圖)
立會若拒撥款 補選或難產 (圖)
林瑞麟:功能界擴選民基礎易變質 (圖)
35%受訪者 促甘乃威辭職 (圖)
張國鈞:中央如父應信任 (圖)
沙田委任區議員 全體撐政改方案
政團民望排名 民主黨跌至第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