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堅
壓力所引起的情緒障礙,經常表現在個體的反應舉動中。家長多留意子女在情緒上的變化,不是過於高昂,就是過於低落,或是兩者同時出現。
惠君是個中五學生,不久前在家附近的公園遭到性侵犯,為了不想面對問題,她沒有告訴任何家人和朋友。她原本和家人關係很好,每日都會在飯桌上向家人報告學校發生的趣事,幾天來一直很安靜,甚至很沉默。一向喜歡行街的她,拒絕和感情最好的姐姐外出。她對日常生活很冷漠,令家人很擔心。
其實挫折也可產生不同於攻擊的另一種反應——冷漠。情緒低落、對心愛的活動失去興趣、經常提不起勁、學業退步、易發脾氣、食慾改變,以及人際關係出現問題,這些皆是青少年情緒病的病徵。其他病徵則包括失眠、自殺或絕望。部分患上抑鬱症的青少年會同時患有精神緊張、行為問題或濫用藥物。這些併發症可能會在抑鬱症發病前後出現。
抑鬱症在兒童期非常罕見,但青少年階段則漸漸增加,而女性患者比男性為多。在香港,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少年主要死因是自殺。若在青少年時代已患上抑鬱的話,則過半數患者會復發,此常常與環境因素有關;若不及早處理,小部分患者會演變成狂躁抑鬱症。而且,抑鬱症與自殺行為息息相關,所以治療過程中必須減少復發機會。
筆者眼見現時不少父母,日夜工作,花在兒女身上的時間相對地減少,因而令家庭間溝通減少,產生疏離,一旦問題出現,青少年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再加上朋輩的影響,就較容易走上自殘行為。青少年要獲得快樂人生,必須培養積極而正確的人生觀,以及與家庭成員保持良好溝通及關係。當然提升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正確處理壓力是最好的方法。父母也應多留意子女的情緒及行為變化,及早發現問題,盡速解決,方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