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武 俠
台灣曾經盛行過一種源起於美國的迷你課程叫「Avatar」,在課程的中文官網介紹中有這麼一句:「你可以使用阿梵達工具,刻意地重新架構這些形成你生命模式的信念。」課程開門見山告訴你:「阿梵達幫助你找到下面問題的答案:我是誰?我在這兒做甚麼?甚麼是真正的真理?」
難道,這種於上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課程,就是占士金馬倫《阿凡達》(Avatar)的創作靈感?
剛於上星期公映,熱爆3D影院的《阿凡達》,描述人類企業進軍潘多拉星,希望取得星球上稀有的礦物;然而當地土著Na'vi的聚居地,正是礦物的蘊藏點,為了與當地人溝通,人類利用科技製造出人類與Na'vi基因混合而成的生物「阿凡達」,並透過技術使人類的思想可以進入並操控阿凡達。科學家一心希望利用阿凡達了解Na'vi的文化,軍方卻企圖以暴力取得礦物。癱瘓的退役軍人Jake被選中成為阿凡達的操控員,卻暗中受軍方指示,取得Na'vi部落的資料以便進行攻擊。Jake一方面將情報傳遞給軍方,另一方面卻在Na'vi 公主Neytiri的指導下,學習並認同Na'vi的文化。
我是誰?我在這兒做甚麼?甚麼是真正的真理?三個問題對於Jake來說,變成了第四個問題:人類的自己,和化身阿凡達與Na'vi生活的自己,哪一邊才是真實的?
影片發展下去,觀眾亦毫無懸念地知道,「完成」了出賣Na'vi行為之後的Jake,因良知的「甦醒」,為拯救Na'vi而戰。
不硬性把潘多拉星球上所有生物都可溝通與中國的「萬物有靈」、「天人合一」拉上關係,借用阿凡達的軀體結果成為Na'vi救星的Jake,走的仍是美國英雄片傳統(或者,老土)的救世主路線——Avatar本來是印度宗教中神靈在凡間的化身,但影片的起承轉合起碼緊張刺激分寸不差,該來三分內心掙扎戲,主角交足十分功課;小角色有小角色的正義感發作,主角有主角的掙扎,加上少不了的一場大戰,陸空場面交替,要悲壯有悲壯,要細節有細節,你不能不給占士金馬倫掌聲。劇本在商業角度上可算無可挑剔,還要配上此片的最大賣點:3D。影片幾乎全片都以真人加CG製作而成,奇詭的潘多拉星生物,豐富的異星想像,成熟的技術加上完整的劇情,確是值回票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