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最近幾天,支持以示威對抗北京的報紙,突然間重點宣傳八十後青年「已經成為鬥爭的主流」,八十年代出現的反對派政黨已經「過氣了」,是建制一員了,今後主導香港政治的就是「八十後青年」。有一張報紙更把YouTube等網站描繪得神乎其神,網站成為八十後青年的聯絡和宣傳武器,憤青神通廣大,可支配香港社會云云。
這一種宣傳,非常廉價,把抱有逆反心理的少數憤青忽悠得忘乎所以,如同供應迷藥一樣,讓他們迷迷糊糊,受到控制,去做某一些政黨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某傳媒把因果關係倒轉,說是八十後青年因學歷提升了,收入減少了,所以他們很不快樂,憤世嫉俗,故做出激進的行為。這一番新理論,似是而非,經過精心的政治化包裝,政客其實在企圖煽動年青人走入歧途,跟隨他們上街抗爭,為他們火中取栗。
社民連想瓜分公民黨、民主黨的選票,野心勃勃,路人皆見。前幾天元旦遊行時,黃毓民向憤青演講,高呼「支持社民連,拋棄白鴿黨」的口號,其實,無非是拉攏這些青年為他們做選舉義工而已。
吹噓八十後 煽動年青人抗爭
香港政客把憤怒青年捧上了天,其實想收編這些激進分子,利用憤青去衝擊社會的正常秩序,去實現他們政治目標。
有人餓了,會自食其力,會去做工創造財富,也有人會向親友借錢,渡過難關,有人會向政府申請綜援。何況,香港有人失業,嫌工資少,這是香港範圍以內的事情,為甚麼轉移投訴和示威的對象和題目,反而向北京要求干預香港呢?這是找錯了對象。
香港經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金融風暴之後,的確有一部分年青人的收入減少了,但也要看到,更多的年青人富有危機意識,努力升學或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在創業的道路上,開拓了一個新局面。這是青年的主流。
某報誇獎的憤青,大約五百多人而己,他們一部分人,已被街頭政治的宣傳所愚,去充當街頭抗爭活動的常客。所以這部分人反對天星碼頭、利東街的重建,佔了公眾地方,又使用暴力,成為電視明星。憤青又衝擊中聯辦、衝擊深圳羅湖橋。這都是激進的政黨在後面教唆青年的結果。但某傳媒把這活動說成了青年貧窮、收入低的結果。
特別是憤青衝擊羅湖橋的,僅得21人。衝擊中聯辦的,只得幾十人。他們幾十人可以代替幾百萬的香港青年群眾嗎?某些傳媒只會玩「撒豆成兵」的把戲,吹噓八十後青年為他們製造聲勢而己。以少數冒充多數,騎劫多數,這已是政壇黑勢力的慣技了,人們也看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