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楊嘉輝 我們這個時代的聲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2-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尉瑋 圖:香港藝術節提供

 要給楊嘉輝下一個「定義」,很難。這位剛滿三十歲的年輕音樂人先後在悉尼、香港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作曲專業,受的是最最古典的音樂訓練,偏偏回港後的作品新奇古怪又有點「離經叛道」。

 說他是作曲家吧,2007年他創作了以Game Boy為靈感的多媒體裝置作品《快樂時光》,成為了首位獲選為「Bloomberg新一代藝術家」的藝術家;說他是視覺藝術家吧,2008年至2009年,他又成為了香港小交響樂團的駐團藝術家。更何況,他從來不安於只是寫寫音樂的「本份」。在他的作品中,當代音樂、科技及新媒體元素融合在一起,更把當代劇場的表現方式引入音樂會的呈現中,揚言要打破傳統音樂會的沉悶形式。

 這位「新新人類」會作曲,會畫畫,會玩多媒體,還會寫詩;就算是舞蹈,如果將來作品中需要他親自上場,我想他也不會介意再添一門手藝。有時看到這樣的人,你會讚嘆,會欣賞,也會有點酸溜溜的鬱悶:什麼都讓你一人玩了,別人可還怎麼活呀?

 網絡上,有人說他很帥,有人說他很酷,也有人說他有型。我覺得他有趣—一個人是怎麼把這麼多紛雜的方面融在一個身體裡面呢?也許,去看看他在今年香港藝術節中的新作品《第三種像素》,會有一些第一手的體會。

一場「非典型」音樂會

 《第三種像素》是不折不扣的音樂會,但在楊嘉輝的擺弄下更像是一場表演。場地在位於工廠大廈的奧沙畫廊一個新開發的展覽表演空間中。這個空間就在原來奧沙畫廊的樓上,完全打通,沒有任何間隔的牆壁,裝修上盡量保持了空間最原始的面貌—粗糙的地板、裸露的水管、後門的鐵閘……在這裡進行一場「非典型」的音樂會,光想像就已經覺得趣味盎然。

 表演仍然以音樂掛帥,與楊嘉輝過往的作品相似,融入了許多電子遊戲的聲音,勾起了一代香港人的成長回憶。

 「去尋找電子遊戲中的聲效和聲音,對我來說是在找我自己的一種特殊的音樂語言。我是一個香港人,我的生活經歷怎樣可以變成音樂的一部分,從而讓人在我的音樂中聽到香港這個城市的質地呢?以往的音樂家說到找『香港質地』可能就會在音樂中用上西樂加中樂。但我沒有接受過中樂訓練,我不能把這說成是我自己的經驗。而我的經驗是,在香港這樣一個緊迫的城市中生活,沒有什麼活動空間,整天都在電子遊戲的世界中,小時候去朋友家玩也是打機,這就是我小時候整天聽到的聲音。那種low-fi的聲音很是那個年代的,也很香港。從《快樂時光》到與小交一起做的gameboy音樂會,我的作品都是在處理怎麼把電子遊戲的音樂融入到我的音樂中,到現在為止差不多可以做到,我的音樂怎麼都會有一些電子味在其中,那麼現在我想我可以開始用音樂來講其他東西了。」楊嘉輝說。

個人的時代

 一個時代的聲音,一個城市的聲音,一個人童年的聲音。但這些概括並不是站在一個高處俯瞰香港,好像試圖在那高空的稀薄空氣中揉捏出這城市的一個形狀,起碼楊嘉輝不是這樣去做。他是這城市中的一個人,從自己的眼睛與耳朵出發,捕捉這空氣中的每一片塵埃。

 所以《第三種像素》不是一場集體回憶,不是一個時代聲音的總匯,它是「楊嘉輝」的回憶,楊嘉輝的一次總結。

 「我今年三十歲了,我想去做十幾二十年前我還是少年或小孩時的一個意象總結。這個表演中會有一系列的意象,有些是我童年的噩夢,比如小時候經常做一個夢:我到一個電梯中,按鈕全部變成國際象棋,結果我就回不到家了。我把這個夢變成其中一個意境。」

 「我也做過另一個夢:有一個公園會發光,但是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很漂亮但是沒人和我玩,有種很強烈的孤獨感。這些都變成表演中的意象,每個意象都像是一個movement。還有一些我小時候經歷過的東西,但是當時我不可能會明白,如一些歷史事件。但我並不是理性去評斷這些是什麼事件,而是作為一個三十歲的人怎麼回頭去處理一些記憶中的意象和情緒,將它們變成十二個詩意的意象在演出中呈現。」

 「這是個很個人的演出,大家可能會體會到一些不能名狀的情緒和情感。但是因為這些事情都在香港發生,我相信有些人會產生共鳴。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片段匯集在一起,不論是對我的音樂語言,還是三十歲的人生,都是一次小總結。」

 表演會進行兩晚,之後表演場地會開放一個多禮拜給人參觀,其中有楊嘉輝的一些裝置作品,也有一些互動的小玩意。比如一張觸摸型的桌子,放不同的物件在上面就會產生不同的聲音。「那其實是一個樂器,我會邀請觀眾和樂手一起去玩。」楊嘉輝說。

革新音樂會體驗

 儘管融入了那麼多的新形式,楊嘉輝着眼的仍然是「音樂會」本身。

 「我在做一些試驗,如果沒有互動,有不同形式的音樂表演,有裝置,有燈光的變化,有投影啊,還有一些是在現場發生的,到底我要怎麼把所有的這些東西仍然集中在一個音樂的框架下面,讓它仍然是一個concert呢?我在試驗這些。」

 「我一直在嘗試這個,因為我覺得古典音樂的音樂會表演形式太舊了。如果是演奏貝多芬或者莫扎特,交響樂團的那種表演形式還是要存在的,就如同對芭蕾舞,我們要有一種最古典的質地一直存在一樣。但如果像我這樣一個仍然在生的作曲家在寫一些當代的音樂作品,還用那種表演形式就太舊了。先不說市場方面,就說在藝術上也已經很難去和當代劇場、當代舞蹈競爭。有些人覺得那是一個純粹的音樂形式,人們可以留心地去聽音樂,但有時那會變成藝術家的一個藉口—他只要做好這些不用去想其他的東西。」

 楊嘉輝說,他想做的是打破古典音樂和當代音樂中的division of label,而從一種綜合藝術的角度來看音樂會的表現形式。「如果作曲家去想一個音樂會,如同一個導演去構想劇場、編舞去構想整個舞蹈的呈現一樣,才可以和其他當代的表演藝術達到同樣的高度,這是我一直要做的。這種想法會有很大的阻力,因為我們幾百年都在講音樂是要留心去聽的,所以我一有錄像,很多人就覺得這是不是影響了聆聽音樂—但你看電影的時候不會覺得配樂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問題就在於一個電影中,有導演看着整個影片的進行,不會讓音樂蓋過影像。如果我作為作曲家是同樣的想法,在劇場中留意整個結構不要被其他要素蓋過我的音樂不就可以了?」

  如果說古典音樂家們試圖通過音樂去表達與回應當時的世界,那在人們的生存體驗已極度變遷的今天,我們是否也需要一種有別於傳統的聲音與形式來反映「當下」?楊嘉輝試圖去創造的,固然是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聲音,也是一種全新的音樂會體驗,以及對於「作曲家」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

相關新聞
楊嘉輝 我們這個時代的聲音 (2010-02-21) (圖)
第三種像素 (2010-02-21)
點評集:7A班戲劇組《灰闌》從桃花源竟踩到地雷震 (2010-02-21)
活動推介:新加坡野米劇團:《動物農莊》 (2010-02-21) (圖)
活動推介:中大合唱團《爾名為聖—宗教音樂巡禮》音樂會 (2010-02-21)
阿鏜情是何物 樂團海濤練劍 (2010-02-07) (圖)
《大地之歌》—交響曲與歌曲的結晶 (2010-02-07)
點評集:人間往事—卷軸風景線 (2010-02-07) (圖)
活動推介:香港舞蹈團大型舞劇:《畫皮》 (2010-02-07)
《香港式離婚》是個GAG? (2010-01-31) (圖)
點評集: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 (2010-01-31) (圖)
活動推介:瘋祭舞台及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聯合創作《女侍.侍女》 (2010-01-31)
聽他們講老舍五則 (2010-01-24) (圖)
點評集:菲律賓傭人與我何干? (2010-01-24)
對《中央樂團史》的聲明 (2010-01-24) (圖)
活動推介:寶萊塢音樂劇《舞動寶萊塢》 (2010-01-24)
薩頂頂 從萬物生到天地合 (2010-01-17) (圖)
你看到薩頂頂了嗎? (2010-01-17)
薩頂頂音樂會 (2010-01-17)
香港室內樂填補上海空白 (2010-01-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