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薩頂頂 從萬物生到天地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提起薩頂頂,大家都不會陌生。她是2008年BBC音樂大獎的得主,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此榮譽的中國人。她獨特的嗓音,奇特的吟唱方式(用梵語、藏語、國語與自語-自己創作的一種語言演繹歌曲),加上表演時充滿民族特色的服裝和飾物,甚至她隨心而動的即興舞蹈,都給人一種奔放而神秘的感覺。從發表第一張專輯《萬物生》到現在,薩頂頂已經成為全世界流行音樂人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世界上喜歡她音樂的歌迷們給了她一個絕妙的稱號-「傳奇女伶」。

 2009年11月20日,薩頂頂在北京舉辦了第二張個人專輯《天地合》(Harmony)的全球首唱會,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各地區以及中國本土的共兩百多家媒體蜂擁而至,將演出大廳擠了個水洩不通。載歌載舞的薩頂頂也再一次證明了她過人的演出魅力。

 在首唱會前一天的劇院後台,我們見到了正在試妝的薩頂頂,與平時海報上美得神秘又妖嬈的形象不同,現實中的她,愛笑、果敢、簡單直接,那種豪爽的勁頭直接顯示出她的精力充沛。

 今年3月,薩頂頂將到香港參加香港藝術節的演出,用她的話說,那也許會是新專輯發布後的第一場音樂會,香港的樂迷們有福了。

文:尉瑋 圖:香港藝術節提供

 《萬物生》的音樂頗具西藏佛教色彩,營造出幽遠的寧靜世界,《天地合》則將雲南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元素與電子音樂相融合,創造出一個其樂融融的世界。如果說《萬物生》讓你聯想到了遠離塵囂,《天地合》則恰恰讓你走入鬧市,在喧囂熱鬧中唱出自己快樂的心情。

 「《萬物生》要給大家更多寧靜的感覺,更多的想像力。也許你人不出去,心卻可以跟着我的音樂去旅行;也說到了人與宗教的關係。後來我慢慢長大,心態也有變化,覺得人去尋找寧靜最重要的不是人與宗教的關係,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如果人和自然和諧的話,要寧靜、要喜悅、要幸福都可以。所以這張專輯是想要大家快樂。當一個人最最疲累的時候,需要的其實是笑話一個,我希望觀眾進入我的音樂會現場,在短短的時間內能把自己忘記掉,進入音樂中,享受當下的快樂。」

原始音色融入電子音樂

 《天地合》的靈感來自於薩頂頂對於雲南的想像,主打歌〈天地記〉講述了一個佤族的古老傳說:從前天地由一棵大樹連接,天地混沌,人們只能生活在山洞裡,無法走出山洞也無法看到更廣袤的風景。一天,一隻公雞來到樹下,用力踢倒了大樹,一瞬間,天地分開,混沌盡散,萬物開始孕育,人們也擁有了美麗廣袤的天地。

 09年11月20日的首唱會便由這首歌開始,在投影幕上的歌曲MV中,可以看到佤族公雞舞的影子,更能感受到歌曲十分動人的律動感。

 薩頂頂說,在新專輯中,她與曾為麥當娜、U2等人製作專輯的金牌製作人Marius De Vries合作,在樂曲的音色和節奏上做了許多新嘗試。

 「在合作過程中,我希望加入中國的元素,但不是把中國的東西直接拿來扔到電子樂裡面;把原始的東西很廉價地使用,我是很反對的。所以我很細緻地考慮音樂的音色,音色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用中國的元素;至於把這些元素放大,則要結合西方人的概念和技術。就像BASS,在我的曲子裡我把它詮釋成一種老竹梆子敲打的聲音,就這樣把所有的樂器都還原到一種原始的音色上去,這張專輯我們試了很多這種實驗性的音色的採集。我也希望節奏更加突顯,要尋找到中國人的節奏,就像我平時在家裡睡覺,聽到樓下老年人的各種活動,會發現有些節奏是所有中國人一打節奏就會出來的,捕捉到了很多這樣的東西。」

 在〈天地記〉中,所有的節奏率動,便都是由「巫鼓」來生成。在雲南,鼓不僅是一種樂器,還往往在少數民族的生活中擔當一種祭祀、崇拜或是圖騰的功能。在彝族的民俗表演中,就有「巫鼓」的表演,一邊演唱祈禱的祭詞,一邊敲打用木頭和羊皮繃成的鼓面。這種樂種到今天幾近失傳,薩頂頂到雲南帶回來這種古老樂種音色的採樣,用在歌曲中表現現代流行的節拍和韻律,效果的確特別。

與原生態樂手一起表演

 雖然專輯靈感來自雲南,薩頂頂卻並未長時間在雲南進行采風。

 「我的唱片永遠都很奇怪,第一張沒有去西藏,就做了一張西藏的唱片,第二張其實也沒有去雲南久呆。雲南有2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採風的話需要太久的時間。我遲遲不敢在創作之前就扎到一個地方去,是因為害怕自己完全被影響,以致忘記了自己的感受。我的方法是,拿到了雲南我的一個老師他三十年的採樣,用了十天時間不停地聽,完了以後誕生一批新作品,然後也想好了自己要用哪些雲南的樂器,把樂器也全部配好了。全部做完後就去雲南錄音,在錄音房裡把關於民族音樂的部分讓樂手們錄好,總共也才用了三天左右的時間。」

 專輯中有很多雲南原生態音樂的元素,在首唱會上,兩位來自雲南的原生態樂手把玩各種少數民族樂器,充滿激情的表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生態的一些音樂表演很難讓你去指揮他們,他們有自己的模式,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的東西才有意義;但我要再創作,和樂隊一起,這就是一個矛盾。錄音的時候,如果給他們一個樂譜讓他們跟着唱,他們看不懂。我就只有用我自己全部的熱情、各種肢體語言讓他們模仿我的東西,把自己的聲音加進去。在錄音室,我就像猴子一樣上竄下跳,最後終於完成了。」

 在香港的演唱會中,薩頂頂說會融合《萬物生》與《天地合》兩張唱片的歌曲,兩位雲南原生態樂手也會一同前往香港表演。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
薩頂頂 從萬物生到天地合 (2010-01-17) (圖)
你看到薩頂頂了嗎? (2010-01-17)
薩頂頂音樂會 (2010-01-17)
香港室內樂填補上海空白 (2010-01-17) (圖)
對讀《賣飛佛時代》與《電子城市》 (2010-01-17)
活動推介: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2010 (2010-01-17)
香港城市室樂團「激情樂舞探戈 」 (2010-01-17)
唱好香港音樂劇 (2010-01-10) (圖)
先天不足? (2010-01-10) (圖)
場地決定演出? (2010-01-10) (圖)
演員告急? (2010-01-10)
尾聲 (2010-01-10)
台灣音樂劇發展史 (2010-01-10) (圖)
歌劇《趙氏孤兒》帶來的思考刺激 (2010-01-03) (圖)
北京‧劇場:微笑時的簡.愛很美 (2010-01-03)
點評集:魔鬼共生非常道 (2010-01-03)
活動推介:「樂譜長城—劉文金」音樂會 (2010-01-03)
活動推介:風車草SUBEDOWA音樂會2010 (2010-01-03)
小啟: (2010-01-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