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審核近「無王管」 曾批62萬單一貸款 被拖欠率多大專生8成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學生拖欠學資處還款的問題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政府日前宣布,就學資處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進行檢討。不過,原來貸款計劃中的「持續進修」部分,課程竟然毋須經任何學歷評審或質素審核,課程提供者甚至可以是一般註冊公司,毋須是教育機構,申請門檻較持續進修基金更低。然而,部分課程的申請學生單一借貸額可高達62萬元,而有關計劃的拖欠率更逾18%,高出全日制自資課程及資助大專課程4至8成。教育界人士批評,有關課程的貸款審核近乎「無王管」,令學資處淪為「提款機」,置公帑被濫用於不顧,有關風險卻要由全日制大專生共同承擔,更是於理不合。
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現分為3部分,分別適用於政府資助大專生、自資全日制大專生及其他持續進修課程包括毅進、非本地學位、成人課程等,而該3部分會一致額外收取1.5%利率,以彌補被拖欠還款等有關風險。不過,教育局昨回覆立法會議員資料顯示,原來全日制大專生一直被修讀持續進修課程的學生拖累,持續進修課程的拖欠率達18.11%,較資助大專生的9.84%及自資大專生的12.68%分別高出8成多及4成多,嚴重「拉高」整體拖欠率。
監管寬鬆 學生「雙重」「多重」借
資料又顯示,有關持續進修部分的貸款監管一直異常寬鬆,課程評審準則並不涉及機構及課程質素,只需修課多於1個月,能取得聽講證書,便合貸款資格。教育局指,該等課程毋須經本地學歷評審,或被納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名單,而貸款額亦不設上限,以足夠繳付學費。另外,學生甚至乎可於同一學年內,就不同課程向政府「雙重」或「多重」借貸。08/09學年,學資處便曾批出一筆62萬元的貸款,供學員就讀非本地的EMBA課程。
而當局批出貸款時,對提供課程的機構的門檻亦極低,除8大院校、公大、仁大、毅進院校外,非本地課程機構、註冊私校、專業協會商會、外國教育機構等亦合資格,更甚者,只要有3年培訓課程經驗的註冊公司,即使不是註冊教育機構,其課程也可申請政府的免入息審查貸款。教育局指,過去5年有36個持續進修課程被剔除於貸款計劃外,全部均因課程遭停辦,但並未見當局有任何主動的把關工作。
教育機構毋須註冊 漏洞最大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持續進修課程學生貸款由公帑支付,卻近乎「無王管」,甚至不需要教育機構註冊,是極大漏洞,而課程沒有質素保證,無助學員修畢後增加收入,陷入難以還款的惡性循環,「持續進修基金的監管已『麻麻地』,學生貸款竟然更寬鬆,只會令被拖欠風險更高。」
關注副學位大聯盟召集人馮偉華指,貸款計劃持續進修部分漏洞百出,令學資處變成部分機構的「提款機」,而要全日制大專生一同分擔該部分的風險利率,更對數以萬計學生大為不公。不過他說,政府開始檢討計劃,總算顯出要改善的決心。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指,在檢討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時,將研究應否引進學歷評審或質素保證作為批核條件,又會探討因應各項貸款計劃的不同風險,釐定不同風險調整利率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