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英國人管治香港許多年,都沒有將「五一勞動節」設為公共假期,很明顯的,那是重商主義的時期。現在「五一勞動節」成了公共假期,工人的權益提高了。每年「五一勞動節」更成了工會領袖組織遊行,爭取更佳權益的日子。
成功人士多靠創業打天下
與西方國家比較,香港的勞工運動遠遠比不上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的工會強而有力,有效地為工人爭取大量的權益與較高的工資。表面上,這似乎是一個「美好世界」,但是這「美好世界」帶來的是整體競爭力的下降,是工人安於現狀而失去向上爬升的動力,減低了社會流動性,創業精神更是每況愈下。
在勞動節仍沒有成為公共假期時的香港,勞工受僱主欺壓,領取可憐的工資。這固然不是好事。但是,這也刺激了一些不甘長期當工人的人發奮圖強,刺激了他們創業的心。今日,香港不少成功的商人,他們當年創業的心態,就是不安於當一個受僱主欺壓的工人。他們沒有大學學歷,卻能成功創業;今日大學畢業生,領取不到高薪,在職業場上看不到前途,怨天怨地怨政府,卻不想一想如果他們早生30年,絕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機會唸大學,只能當一個被僱主欺壓的工人。要有出路,就得靠自己努力向上,或通過增加知識爬上管理層,或出來創業打天下。
保障全面 競爭力下降
今日的西方國家,工會強大,最低工資定得很高,結果是工廠外移,移到工資較低的國家,國家的經濟結構轉型再轉型。但是不論如何轉,工資成本過高永遠是西方國家無法與一些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競爭;中國加入世界貿易機構之後,在公平的關稅競爭之下,西方國家的製造業幾乎解體。今日,發明牛仔褲的美國已經不再生產牛仔褲,人人有車的美國,汽車生產量比不上中國。今日的中國,到處是生機蓬勃的民營企業,創業者數以億計。為什麼?因為今日中國內地的工資依然相對的低,刺激了大量想幹一番事業的人出來創業。人性本身就是不願意冒風險,如果生活安適,沒有多少人願冒風險。看看香港的創業者、老闆群中,有大學學位的有多少?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只能當僱員、打工,其中水平較高者當管理層,水平更高者成為「打工皇帝」,但是,「打工皇帝」畢竟還是打工。
創業有風險,打工沒有風險嗎?經濟衰退時,「打工皇帝」也一樣可能飯碗不保。
我尊重勞工領袖的努力,為工人爭取權益、福利。不過,也許工會領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努力可能已扼殺了一些人的創業動力,阻止了社會的流動。
本文寫於2010年5月1日勞動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