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中聯辦副主任李剛5月4日在政制向前走大聯盟座談會上發表講話,表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2012年政制能否向前走的關鍵,在於溫和反對派是否堅持獨贏。獨贏只會共輸,妥協才能共贏。李剛的講話表明中央希望打破政改僵局,期待溫和反對派拿出智慧和勇氣,在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框架下進行溝通和妥協,在關鍵時刻做出負責任的選擇,共同推動政府方案獲得通過,創造各方共贏的局面。
特區政府4月14日公佈2012年政改方案後,被視為溫和反對派的普選聯的反應備受關注。普選聯4月25日召開大會,召集人馮偉華會上發言稱,政府提出的方案,沒有就普選及取消功能組別作出具體的承諾,若果特區政府不修改現有的政改方案,普選聯會集體否決方案。普選聯並於5月2日舉行所謂「反對爛方案」的遊行,負責遊行行動的普選聯副召集人蔡耀昌說,遊行是向中央及特區政府發出第一個警號,表明不要「爛方案」,若中央及特區政府漠視港人對普選的訴求,普選聯會採取更強烈的抗爭,「抗爭到底」。
李剛表明中央希望打破政改僵局
普選聯對政改方案的反應,令人擔憂2012年政改博弈這盤棋是否已成死局。有輿論不無悲觀地認為,普選聯中的鷹派抬頭,令政制「爛局」已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政改方案第二次遭到「謀殺」,幾乎已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選聯表明會集體否決方案並舉行所謂「反對爛方案」遊行,以及許多市民擔憂2012年政改可能重蹈2005覆轍的情況下,李剛的講話再次表明無論政改面臨多大困難和阻力,中央都真誠地希望政改能夠前行。李剛強調,香港不應再錯過2012年政制向前走的機會,在政制發展問題上,不可能獨贏,只能共贏,如果只想獨贏,結果可能是共輸,最終受損的是廣大香港市民的福祉和香港的繁榮穩定。他真誠地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各黨派能夠尊重民意,以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為依歸,為香港民主發展做出應有的承擔,推動香港民主政制邁出關鍵的一步。李剛的講話清晰顯示中央仍然肯定普選聯的對話路線,仍然希望普選聯在關鍵時刻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中央向溫和反對派釋出善意
李剛的講話,是中聯辦負責人第一次對2012年政改發表系統意見,向溫和反對派釋出善意,希望他們作出政治妥協,在香港社會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烈反映。輿論指出:「李剛的說法等同中央提早宣示,中央是會接受特區政府今次提出的政改方案,亦即意味着在香港政改要作出改變的『五部曲』程序裡,只要立法會籌足40張支持票通過這個方案,餘下的兩部曲應無問題,從而令香港政制可以向前跨出第一步。」輿論還認為:「如果泛民不通過今次的政改方案,這不只是針對特區政府,更是衝着中央政府而來。」普選聯應高度重視李剛的講話和社會對該講話的熱烈反應,在政改問題上看得更遠一些,在關鍵時刻做出負責任的選擇,為香港的民主發展,為香港市民的福祉做出貢獻。
香港政改涉及到社會各界,是一種政治利益的調整。既然是各界利益的調整,就不可能獨贏。政治利益的調整是一種博弈關係,其中有兩種類型:一是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一方盡贏其他各方盡輸;二是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各方共贏。零和博弈稱為非合作博弈,正和博弈則稱為合作博弈。在香港政改中,如果一方提出一個只想獨贏的方案,其他各方是不可能接受的。如果一方只想獨贏的方案不被社會各方接受,就否決為社會大多數接受的其他方案,必然出現一個共輸的局面。政治是博弈各方妥協的藝術,妥協的達成是各方作出讓步行為的結果。2005年香港已經失去了一次推動香港政制向前走的機會,香港不應當再失去2012年的機會。人大決定已經給香港普選開了綠燈,現在的關鍵在於2012年的普選之車能否啟動,啟動的關鍵又在於普選聯是否堅持獨贏。
普選聯對兩個主流民意都應順應
現時本港社會有兩個主流民意:一是反對違憲違法、浪費公帑的「五區公投運動」,二是認為立法會應該通過政府今次提出的朝普選邁出一大步的政改方案。兩個主流民意一直清晰,而且互有關聯,反映港人不認同公社兩黨的激進對抗路線,而是認同和支持對理性討論和溝通對話路線,同時希望香港的政制可以向前發展。普選聯雖然順應了反對「五區公投運動」的民意,受到了社會的肯定,但在是否順應支持政府政改方案通過的民意方面,仍然存在只想獨贏而非共贏的心理障礙。
對於普選聯與「公投」劃清界限的溫和取向,中央方面一直視為善意,予以支持和鼓勵。政改諮詢期剛結束,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就於2月22日明確表示,中聯辦注意到香港社會對政制發展的理性討論聲音在逐步增強,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求同存異,香港民主的發展一定會在基本法的軌道上向前推進。主管香港事務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今年「兩會」期間也表示,中央政府衷心希望,香港社會各界人士,以大局為重,繼續理性溝通,務實討論,達成廣泛共識,推動特別行政區政治民主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4月14日就港府方案發表談話指出,真誠希望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和立法會議員本着包容、理性和務實的態度,順應廣大香港市民的熱切期望,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積極推動香港政制的民主發展,並進而為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時間表實現普選創造條件。
公社兩黨對普選聯採取了又打又拉的策略,一邊罵他們「向建制投降」、「營造有得傾的假象」,一邊又「褒獎」普選聯的談判策略與「變相公投」相輔相成,可增加籌碼云云。廣大市民與中央支持和肯定理性討論和溝通對話,對普選聯抵制來自於公社兩黨的圍攻和壓力,發揮了積極影響。普選聯既抵制了公社兩黨的圍攻,亦深知公社兩黨口蜜腹劍,堅持與「公投陣營」分道揚鑣。普選聯成員之一的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曾指出:「我們決定走談判呢條路線時,都預計到會被人批評為妥協、投降……不過香港唔可以透過革命改變政策……香港一直都無進行持續及大型群眾運動的條件」。
支持政府方案創造共贏
一直到現在,接受政府方案和認為立法會應通過政府方案的主流民意仍然清晰。香港研究協會在特區政府4月14日公佈方案後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逾半受訪市民認為立法會「應該」通過政府公佈的方案,八成二受訪者表示更「希望」立法會內各黨派,通過理性溝通和妥協,謀求共識,推動香港政制向前發展;一國兩制研究中心5月2日公佈的調查結果亦顯示,55.4%受訪者整體上接受政府提出的政改建議方案,59.6%受訪者認為立法會應該通過政府今次提出的政改建議方案。
如何使溫和反對派路線取得進展,不單止是反對派內部誰取得政治路線的主導權,還關乎打破香港因政改僵局產生的內耗困局。香港社會各界和中央對普選聯願意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進行溝通給予正面評價,也期望他們在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能夠放棄將2012年政改與2012年之後的政改綑綁處理的做法,存大異、求大同,在政改問題上看得更遠一些,共同推動政府方案獲得通過。對此,普選聯不僅要順應反對「公投」的主流民意,而且要順應支持立法會通過政府方案的主流民意,才能創造共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