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五區補選進入最後階段,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日前公佈第二輪補選調查報告。五個選區中,公民黨及社民連兩黨候選人在四個選區仍然遙遙領先,但九龍西的黃毓民的支持度不僅繼續停滯不前,與主要競爭對手白韻琴的差距更不斷收窄,現時只相差8個百分點。這情況不禁令外界大跌眼鏡,因為在其他四個選區,公社兩黨的候選人的支持度都大幅拋離對手,但在九龍西卻出現了如此異常的情況,難怪連親反對派的報章都指黃毓民勢危了。
這次補選的民調在四個選區都出現如此懸殊的情況,主因是這是一場非正常的補選,是公社兩黨議員以辭職來發動的一次「變相公投」,是一次擺明車馬挑戰基本法挑戰中央的舉動,所以建制派及大部分政黨都沒有參選,補選基本上是由公社兩黨唱獨腳戲,再加上一班大專生組成的「公社B隊」,以及一些獨立候選人所湊成。這樣的補選性質,這樣的候選人戲碼,這樣別有用心的一次「公投」,失敗已是不能改變,但同樣五名「公社」議員重返議會,社會的懸念也不大。
建制派支持者抵制「公投」
誰都知道,建制派支持者傾向不投票,反對派政黨儘管不支持「公投」,亦斷無支持其他候選人之理,單靠公社兩黨的基本盤票源相信足以勝出,所以在四個選區的民調都顯示兩黨候選人大幅領先,但何以九龍西獨獨例外,不僅黃毓民的民意支持度不高,相反白韻琴得分卻直線上升,背後反映了什麼原因。筆者認為當中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黃毓民一直是整個「公投」的核心推動人物,象徵意義較大,市民自然會將對「公投」的不滿轉到黃毓民身上,導致黃的支持率難以上升。二是近日社民連為拉動「公投」聲勢,不斷挑動政治對立,令市民擔憂這種激烈歪風蔓延,於是改為支持以「趕走癲狗」為號召的白韻琴。三是社民連的苦肉計,故意指示支持者在民調時作假,令民調結果不利於黃,藉此大打告急牌,催升九龍西以至整個「公投」的投票率。
黃毓民作為「公投」的主催者,是整個挑戰中央行動的核心人物,如果能夠將黃打下馬,不失為這次補選的一大勝利。因此,在初時確實有消息指建制派會派出重量級人馬到九龍西挑戰黃毓民。及後隨着中央的嚴厲警告,社會亦理解到「公投」的禍害性,狙擊黃毓民之議自然不了了之。但儘管缺乏有實力的挑戰者,黃毓民的支持度仍然未見起色,一直維持百分之十幾,連被視為「公社」五人中實力最弱的陳偉業亦大為不如,與上屆高票當選的形勢大異,這個情況顯然與民意不滿「公投」有直接關係。多個民調一直顯示主流民意反對「公投」,但卻苦無反映的機會,雖然建制派聯手杯葛,但不少選民的不滿卻難以遏抑。然而,在其他選區的候選人不是「公投B隊」,就是面目模糊,政綱差距不大的候選人。相反在九龍西的候選人卻是涇渭分明,針鋒相對,市民要反映對「公投」的不滿,自然是支持打擊黃毓民最猛最狠的白韻琴身上,令到白的支持度持續上升,相反黃卻停滯不前。
激進惹眾怒 慎防苦肉計
同時,九龍西得票的此消彼長,主要見諸於最新一次民調,白韻琴的支持度由首輪5%激增一倍至10%,而黃毓民則由首輪19%跌至18%。這種形勢可能是反映市民對社民連近日一些行徑的不滿。事實上,社民連為挽回「公投」頹勢,近日不理公民黨的反對,堅持將抗爭手段升級,鼓動憤青在網上粗口辱罵建制派以至溫和民主派的議員;在商台事件上派出社民連新貴,連日狙擊商台,更將事件無限上綱上線,目的並非是什麼言論自由,只是要挑動社會對立,激起選舉氣氛。而親反對派報章近期更不避嫌疑,每日以大篇幅為「公投」吹噓宣傳,這些報道已超出新聞報道範疇,與政治廣告無異,「公社」理應將這些廣告計入選舉經費,否則市民應向廉署舉報。不過,種種過火行徑不僅未能拉動「公投」聲勢,反因激烈行徑與港人理性取態南轅北轍,令市民更加反感,這些都可能導致黃毓民持續失分。
當然,單獨九龍西出現如此反常的情況,不能排除是社民連的「苦肉計」,故意誤導民調,打出告急牌。記得在上次立法會選舉時,社民連亦號召支持者在做民調時故意說支持對方候選人,一方面令對方估算錯誤,另一方面令自身支持者有危機感而走出來投票。這次情況更需要打出告急牌,因為「公投」一直得不到反對派主流力量的支持,單靠兩黨的基本票源將會輸得十分難看。但如果兩黨告急,反對派支持者最終可能避免「公社」最終落敗,在不情不願下最終要支持兩黨候選人,達到催票作用。告急牌可說是「公投」的最後殺着。社民連可能是故意營造黃毓民勢危的形勢,加上友好傳媒的宣傳,大打告急牌。不過,儘管社民連真的機關算盡,但「公投」失道寡助卻是彰彰明甚,不論結果如何,「公投」失敗已經難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