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俄羅斯外交部制訂的一份秘密外交報告,最近被有意洩露給俄媒體。報告建議,俄羅斯外交轉向,將面向西方,同歐美密切關係。俄外交部以這種方式向外界吹風,反映俄羅斯準備調整其外交政策。
俄離不開西方資金和技術
俄羅斯《新聞周刊》日前公佈了一份秘密報告。這份秘密報告今年2月份由俄國外交部起草,闡述了俄羅斯新的外交理論,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專門為報告撰寫了序言。該刊稱,總統梅德韋傑夫原則上已批准了這份報告。由總理普京領導的政府內閣目前正在審閱這份報告。這份秘密外交報告的中心思想是,俄羅斯要實現現代化變革,離不開西方資本投資和科技,為此俄羅斯需要面向西方,應更加密切同美國以及同歐洲的關係。外長拉夫羅夫在報告的序言中特別強調,在經濟和文化相互滲透的基礎上,俄羅斯鞏固同世界強國之間的彼此依賴關係,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俄還不是經濟強國
以梅德韋傑夫為代表的俄國統治精英,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發展道路,以及當前世界的基本格局,開始認識到,俄羅斯不可能在與美國、歐洲對立的環境中,開展自己的現代化建設。俄羅斯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徘徊在東西方之間,既不屬於西方,也不屬於東方。蘇維埃帝國只存在了70年,如今帝國的遺產還部分存在,而這種遺產並非都是正面的;俄羅斯的鄰國對其充滿疑慮甚至敵意,這份遺產是俄羅斯的宿命。
歐盟自身儘管前途渺茫,但是即使如此,歐盟也不願意接納俄羅斯為成員國,使俄羅斯這個大國仍然被排除在歐洲大家庭之外。
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在奧巴馬上台之後已經大有好轉,但也還沒有達到十分密切的程度。
歸根結底,俄羅斯雖然是金磚四國的一員,但作為一個疆域與資源的超級大國,卻仍然沒有在經濟發展中獲得足夠引起美歐重視的成就,例如與中國相比,差距尚大。這對於歷來自尊心極強的俄國人,意味着什麼,是可以理解的。
俄沒有大三角的槓桿地位
不過一些西方媒體解讀這份報告的時候,說俄羅斯將疏遠中國、親近西方。這是一廂情願的說法。俄羅斯精英階層在內心親西方、疏中國是完全可能的,從沙俄開始,俄羅斯的精英總是眼光朝向西方,平視中國也只是葉利欽以來的事。
也有人認為俄羅斯如果倒向西方,中美俄的大三角就會發生不利於中國的改變,如同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接近,蘇聯失利。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環境完全不同。當年美蘇冷戰,中國與美國結盟,大三角就有利於中美,不利於蘇聯。今天中美俄甚至不是一個等邊三角,而中美是G2,而非對抗的冷戰關係——中美的戰略競爭與冷戰完全不同,因此俄羅斯即使犧牲其與中國的關係,也不會使自己獲得當年中國那種巨大的戰略利益。
20世紀70年代,中美接近而導致的大國關係格局巨大變化,是百年不遇的戰略機遇,而中國抓住了這個機遇,為後來的對外開放奠定了基礎。俄羅斯目前並不面臨這樣的機遇。
當然,中國以目前這種速度發展,遲早會成為與美國、歐盟並駕齊驅的強國,而俄羅斯在未來十年還無法獲得這種地位,這並非完全由於其外交政策疏遠西方或與中國結盟,而是其自身內在的不確定性造成的。
俄關注中國的世界影響
俄羅斯外交部秘密報告指出,應特別跟蹤關注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角色的提升,應注意北京在國際舞台上日益活躍對俄羅斯全球利益和地區利益造成的後果。對俄羅斯非常重要的是,應鞏固中國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金磚四國、上海合作組織中互動合作的立場。報告特別強調應吸引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來俄羅斯投資,但並未提到吸引中國投資。報告說,應吸收中國銀行業的貸款,以便資助兩國的一些經貿和投資項目。報告還提到應改變雙方經貿結構,增加俄羅斯對華出口商品中科技和機械產品的比重。報告說,應鞏固俄羅斯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的領導地位,並擴大該組織的國際聯繫。
其實上周俄羅斯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俄方希望西方不要歪曲二戰歷史,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閱兵式,也強調不要歪曲歷史,而西方國家領導人既沒有出席閱兵式,也沒有響應俄羅斯的要求。孰親孰疏?不問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