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公社兩黨發動了一次勞民傷財的補選,既然民意顯示運動失敗,兩黨負責人怎樣向選民交代,怎樣向黨內不同意「公投」的人士交代,怎樣向被迫付鈔的全港納稅人交代。鞠躬下台是一個政治人物的基本操守,亦是維護從政者尊嚴的唯一途徑,作為「公投」運動召集人及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會作出政治承擔嗎?如果繼續戀棧權位,這樣一個黨魁就真的是太不堪了。
公社兩黨策動的所謂「五區公投」最終只有17.1%的投票率,創下立法會選舉和補選的最低投票率。儘管公社兩黨仍然口硬,說什麼有五十萬人投票已經算是成功的鬼話。但誰都知道,五十萬人投票不僅遠低於過往歷次選舉,遠低於兩黨過去訂出的各個標準,而且連反對派基本票源都不能守穩,這樣的一個投票成績毫無疑問已經宣示了「五區公投」徹底失敗。
鞠躬下台彰顯政治承擔
當然,這次「公投」運動是公社兩黨聯手搞出來的,社民連更是始作俑者,這樣為什麼只要求余若薇鞠躬下台呢?首先社民連三子已經不是黨內的領導層,儘管「公投」運動失敗,但在黨內卻沒有職位可辭,除非再度辭去立法會一職,否則只有留待下一次選舉時向他們算帳。而余若薇身為「公投」運動的召集人及總發言人,是「公投」運動的標誌性人物,在過程中多次曲解法律精神,為「公投」塗脂抹粉,早已為人非議,現在「公投」破產說明市民眼睛雪亮,余若薇如果還有一點自尊就應鞠躬下台。再者,余若薇罔顧黨內的非議聲音,一意孤行由反對「公投」一百八十度改為參與,結果弄成公民黨兩面不是人,既吸納不到激進支持者,又流失了大量溫和擁躉,議員評分直線插水,說明余若薇的政治豪賭完全破產,拖累公民黨亦失盡民心,主其事者難道不須問責?
余若薇帶領公民黨加入「公投」運動,是一次高風險的「政治投機」。公社兩黨過去的種種恩怨情仇,兩黨的定位形象從來是南轅北轍,這次兩黨因利而苟合預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記得在社民連提出「公投」構想時,余若薇一直大吹淡風,大義凜然的指出「公投」是分裂反對派,着社民連懸崖勒馬,但最終余卻覺今是而昨非,令社會以至黨內都大吃一驚,更引來創黨成員湯家驊的公開反對。顯然,余若薇作出這樣一個冒險的政治決定,背後必定有其周詳盤算,認為有利於公民黨才會不顧一切推動。但可惜的是,「公投」運動機關算盡,就是錯估了民心,摸錯了民意,結果受到主流民意的大懲罰。投票結果已說明「公投」運動一敗塗地,說明公社兩黨的政治圖謀已經徹底破產,余若薇難道可以面不紅、氣不喘的自稱「公投」成功,將選民意向搓圓按扁,就可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嗎?余若薇到底尊不尊重民意?
公民黨成大輸家 必須問責
黨魁為政治失誤負責,全世界都是如此,03年民建聯區議會選舉大敗,曾鈺成在當晚已經立即辭職,沒有半分遲疑留戀。在外國,政府人物都要為政治失誤辭職問責,這本屬政治常事,亦是政治倫理。余若薇死不承認「公投」失敗,就是要拒絕承擔責任,害怕一旦承認「公投」失敗,她就要鞠躬下台,這種自私的行為不但令自身的政治誠信盡失,亦拖累公民黨承受更大的政治壓力。事實上,不少評論已經指出,公民黨是「公投」一役的最大輸家,民意調查顯示余若薇等人的評分大幅下降,溫和支持者大量流失,甚至連創黨成員湯定驊都公開與黨中央唱反調,差點釀成公民黨二次分裂,這樣的後果是誰人所造成,就是余若薇。因為一開始公民黨是反對「公投」的,是余若薇突然轉軚,將公民黨駛入了錯誤的航道,事實證明這是一條不歸路,公民黨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余若薇要不要負責?對於湯家驊一直規勸公民黨不要參與「公投」,余若薇要不要給這些人一個交待,還是一句「公投」勝利就可以大模斯樣的好官我自為之。
在英國,部長等主要官員有兩個「責」,一是問責,二是負責;前者主要指決策官員必須就決策的制定、執行、成敗,到國會接受議員質詢詰難,後者指官員須盡力負起工作職責,並在犯嚴重過失之時引咎辭職。公民黨雖然不是執政黨,但從來以執政黨作為目標,余若薇等人熟悉英國政治,斷不可能不知道政治負責之理。為了公民黨能夠重新出發,為了表示與社民連劃清界線,與「公投」劃清界線,余若薇都應該決斷辭職。如果繼續戀棧權位,這樣一個黨魁就真的是太不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