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
旅遊業是香港的支柱行業,這點是毋庸置疑。因此,對於會令旅客有所損失或留下壞印象的事,我們都必須盡快處理,以免損害香港「盛事之都」及「購物天堂」等的美譽。對於本港近日出現以旅客為目標的「黑的黨」,我認為當局的確需要加強執法,不能置之不理。否則,事件一旦鬧大,對香港形象的損害是難以估計的。
加強執法 嚴打「黑的黨」
旅客到外地旅行,在離開機場、港口或車站時,很多時第一個印象,就是當地的士服務。因為旅客對旅遊地點往往人生路不熟,就是要靠的士把他們帶往目的地。可惜「樹大有枯枝」,在的士行業中,最近竟然出現了一批所謂「黑的黨」,他們專門在遊客多的地方出沒搵食,以種種手法向遊客濫收車資。
據報道,這幫進佔中區花園道山頂纜車站外的「黑的黨」,多在假日或周六出沒,並會肆無忌憚揀客和拒載。他們的手法是將車駛進纜車站外指定的士站,停泊在的士站站尾,接近纜車站出口,四處向遊客搭訕是否需要的士服務,實行擇肥而噬。他們又會違法地不將司機證擺放在車廂車頭處,更刻意將擺放證件的膠牌上所標示的車牌,以膠紙將部分車牌號碼遮蔽,以避免旅客輕易掌握「黑的」的資料,在事後作出跟進或投訴,可謂蠱惑異常。而且,他們警覺性甚高,不會招呼本地人上車,以免遭到舉報或檢控。而在記者採訪期間,便見不少遊客中招上當,更聽到有「黑的」司機表示,「剛剛一上一落,就執到五百元!」盡顯這批黑的黨的宰客心態。
事實上,根據交通投訴組收到有關的士司機涉嫌向旅客濫收車資的投訴數字,近年來均呈現上升的趨勢,分別由零七年的二百七十六宗,升至零八年的三百八十一宗及零九年的四百三十三宗。而旅遊發展局該三年收到有關的士司機涉嫌違法欺騙旅客的投訴數字,同樣按年增加,分別為零七年的十八宗,零八的二十宗及零九年的二十八宗。正如俗語所言「一粒老鼠屎,弄壞一鍋粥」。要是被騙遊客回國後投訴,引起當地社會關注,自必嚴重打擊本港的旅遊形象。當局對於這類非法現象,絕不能坐視不理,必須加強執法行動。
害群之馬 損害業界聲譽
去年,香港雖然受到金融海嘯及人類豬流感等不利因素影響,但仍有二千九百五十九萬人訪港,較零八年增加百分之零點三,而入境旅遊相關總開支則高達一千六百多億港元,與零八年相比,更錄得百分之三點二的升幅,「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亦上升百分之六點一,達到五千七百多元,而今年更估計訪港旅客有望突破三千一百萬人次,可見旅遊業的重要性,實不容被一小撮不良分子玷污。
所以,我認為我們絕不能姑息養奸,必須加強懲處的士業界的害群之馬,以免令遊客對的士司機留下壞印象。事實上,有正當營業的的士司機便曾對記者慨嘆,曾有遊客指「香港的士司機專呃人」,名副其實是「黑狗偷食、白狗當災」。
所以,我想當局必須加強各部門間的聯繫,提升打擊力度,採用一切可行的辦法,包括主動放蛇、增加在黑點的巡查次數等,務求令到這批「黑的黨」存有戒心,最少也不再敢明目張膽犯法。另外,的士業界亦可以舉報這些害群之馬,讓執法部門更易採取行動,以打擊這類「黑的黨」。我認為只有執法部門重視這些問題,不以「小事」視之,才能有效遏止「黑的黨」劏家的惡行,維護香港旅遊業的名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