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新詩由於形式和現代書面語的本質因素,很多時在許多作品中都予讀者有一種「新詩腔」的感覺,有時是作者本身刻意自覺為之,使語言變得誇張、機智、乖巧,有時是一種被外界定型的俗套,作者不自覺依從之,使語言千篇一律、以至內在思維順應了主流。
要突破「新詩腔」,作者的文化省覺、自我認知和語文能力相當重要,三者缺一都有可能跌入「新詩腔」的俗套,有時自覺,有時自己亦被蒙蔽,因為文藝形式涉及時代風尚和語言習套,人在其間不易察見盲點和圈套。
詩歌的真誠是很重要的,它需要作者真實面對自己及其所創作的語言。有時,一些作者以內斂的感情避免造作和矯情,語言平淡而同樣具抒情效果,因為他以精確、具體而富延展性的語言表達,不賣弄機鋒,避免跌入被定型的「詩意」俗套。也有些作者正視詩歌語言應有的高度,捕捉特定情景,使作品更加具體可感。具體並達致溝通是很重要的,特定情景的描寫可以配合抒情,以至作者本身的文化省思,由個人抒情出發,透過特定情景轉移至對城市和人群的關注,加強詩歌的抒情深度。
還有一種情況或一種表達的類型,具體還不足夠,它需要作者加深抽象思維、擴闊想像以表達哲思,透過反覆思辨、質疑和批評,從生活擴展為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這類型由於理解上的困難,恐較難獲一般讀者的了解和垂青,但其哲思意向和創造性對於詩歌來說,可能是最基要的一種。詩歌的哲理思維看似「脫離」一般認知和社會關注,實為一切超越之所本,也是前述第一和第二種類型的基本,擴闊哲思,詩歌的抒情才能深入,而對世界的投入才能穿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