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右二為黃芷晴;左一、二和四依次為湯潔霞、甘迺迪高考生劉肇豐和香島中學應屆會考生麥思瑜。本報記者吳玫 攝
【本報訊】(記者 吳玫)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縱使身有殘疾,也可憑著努力找到出路。現年20歲的黃芷晴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應屆會考生,16歲時因突然中風導致半身癱瘓,左眼失明及右手右腳不能動彈,只能以輪椅代步。當時她曾一度尋死,要求醫生和父親停止療程,但在家人鼓勵下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順利完成會考。她並以自己的經歷勉勵應屆會考生,說:「有時候未必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可能要『幾分』耕耘才有『半分』收穫;但即使不能馬上看到努力成果,未來總能體會得到。」
曾尋死怨獲醫 父不離不棄
黃芷晴10歲時母親因肺癌離世,黃爸爸一直父兼母職照顧她和弟弟。05年春節,當時就讀於英中名校的芷晴突然昏倒,被發現腦幹有一粒畸形血管瘤,翌年病情加重,最嚴重時曾有一個多星期全身不能動彈。她當時曾哭求醫生不要救她,也埋怨過爸爸為自己治病純粹是浪費金錢。但任職工程師的黃父雖然工作繁忙,每天都會花2個多小時往返青衣住所和屯門醫院之間,堅持為女兒打氣,最終成功助她燃起生命鬥志。
芷晴出院後,右手右腳已不能活動,但在療養院休養的大半年間,日夜勤奮練習左手寫字,為重返校園作好準備。入讀甘迺迪中心後,身體的殘障讓她需要花很多時間翻書頁和閱讀,身心極易疲累,因此要花較常人多數倍的時間學習。因為只有一隻眼睛能視物,她份外珍惜白天充足的光線,每天早早起床溫習。雖然她因中風導致口齒不清,但為準備會考口試的討論部分,私下苦練了幾個月會話。芷晴坦言,等待放榜的心情十分緊張,預計可獲11、12分,希望日後從商,能為社會作出貢獻。
五旬會考生終成學士生
與芷晴出席同一活動的,還有58歲嶺南大學三年級長者學生湯潔霞。她14歲時便因家貧輟學打工,但自感知識匱乏,十分羨慕兩名兒子的大學生活,遂於2000年以自修生身份參加會考。她在報考的中文、英文及中史科均獲得及格成績,並於03年入讀嶺大長者副學士課程,其後於08年報讀學士課程,主修社會科學。湯潔霞自覺學習熱誠和拚勁不比年輕人遜色,最後她勉勵考生,說:「只要有信心和勇氣,一定找到自己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