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唐山大地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3]     我要評論

吳康民

 《唐山大地震》並沒有如一般評論那樣好看,那麼感人。它只是一部平實的世俗人情的片子,當然拍得不錯。

 影片宣揚事隔三十二年的兩個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解放軍官兵救災的作用和事蹟,這是事實,也是宣傳部門正面肯定的原因。如果說感人,張藝謀的《活著》比此片感人得多。但因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非人性的情節,犯了禁忌,因而被禁映。

 唐山大地震是共和國的一場大災難,死難的同胞遠比汶川大地震的多。由於在史無前例的「文革」期間,救災肯定遠不及前年的汶川大地震。四川的那一場大地震,顯示出軍民一心,中央及各級領導救災活動的及時,以及國際上提供種種人道的援助。要寫現場救災的讚歌,遠比唐山大地震豐富。

 其實,《唐山大地震》涉及的地震,只是一個引子。以一個家庭的兩名孿生姊弟在生死存亡中究竟先救誰的楔子,寫往後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在挖掘殘垣敗瓦壓著的兩姊弟,挖掘的工人們又不是專家,如何判斷只能救一個?又如何後來卻是姊姊挖出完好無缺,弟弟卻是一隻胳膊傷殘?這都是俗話所謂「搵戲來做」。

 其次,在危急昏迷中的姊弟,這個當姊姊的聽到媽媽說先救弟弟的一句話,便會懷恨終生,不能原諒媽媽,這是什麼邏輯?當媽媽的聽說只能救一個,猶豫良久。當娘的豈能忍心犧牲自己的骨肉?被迫作出抉擇時,下意識地說出救出男的,這也是農村工農階層心態中的「人情之常」。這位當女兒的,難道不關懷自己的親弟弟嗎?

 劇情中反映時下城市知識階層的某些流行病:大學生在就學時便未婚先孕,女知識分子希望嫁個外國人,以便去外國定居。我們不是有好幾個漂亮的女明星嫁給外國人了嗎?我不是歧視中外聯婚,但渴望嫁去海外,都是社會上的一個不健康的意識流。

相關新聞
百家廊:美國唐餐館心驚中「蛋」 (2010-09-23) (圖)
琴台客聚:一路逃命 (2010-09-23)
翠袖乾坤:真的起訴了 (2010-09-23)
海闊天空:日本壽星人間蒸發 (2010-09-23)
生活語絲:《唐山大地震》 (2010-09-23)
隨想國:上新聞課有用嗎? (2010-09-23)
獨家風景:是的,經典最潮 (2010-09-23)
百家廊:夢境與現實 (2010-09-22) (圖)
翠袖乾坤:林嘉欣一索得龍鳳胎 (2010-09-22)
天言知玄:惡搞中秋 (2010-09-22)
琴台客聚:愛書人、出版家范用 (2010-09-22)
杜亦有道:紅酥手 (2010-09-22)
隨想國:人 道 (2010-09-22)
路地觀察:父後七日 (2010-09-22)
百家廊:中秋月下的隨想 (2010-09-21)
翠袖乾坤:上海攻略 (2010-09-21)
海闊天空:框框裡怎樣解決大問題? (2010-09-21)
琴台客聚:閒話郭敬明 (2010-09-21) (圖)
生活語絲:回家鄉,憶兒時 (2010-09-21)
思旋天地:「先行先試」 (2010-09-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