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兩發麵廠於廣東道街市起家,36年前搬到基隆街56號的銀基樓地舖經營,現該店面臨被強拍的命運。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啟源)市區重建令歷史悠久的「老字號」難逃結業命運。有56年歷史的「兩發麵廠」於深水埗基隆街的自置地舖屹立36年,日賣1,000斤麵條,招牌蝦子麵以及自創的牛肝菌麵均是有口皆碑。惟近年有發展商有意於麵廠所在的地區進行重建,發展商更已成功收購麵廠所在樓宇的86%業權,準備年底申請強制拍賣。麵廠東主坦言,「強拍」門檻降至80%後,小業主無力抗衡。
全家上陣 打響麵招牌
兩發麵廠原於廣東道街市起家,36年前轉到基隆街56號的銀基樓地舖經營。創始人楊老先生已屆89歲,麵廠目前由楊氏兄弟打理,大哥丁容負責運輸,二哥宜興負責打理店面,三哥丁賢則負責製麵。除了基隆街的門市外,麵廠在荃灣設有工場,以家庭式作業,其出產的招牌蝦子麵更屬行內「名牌」。
大哥丁容表示,麵廠根本無意出售業權,7兄弟姊妹均在麵廠長大,早與該區建立深厚感情,不少熟客即使搬離該區,亦專程回該店買麵。店舖現址面積1,050平方呎,佔該幢唐樓14%業權,兩年前有發展商洽購,對方出價800萬元,惟賠償金額不足以在同區另置面積相若的地舖,一直未有理會對方。
諮詢律師 望原址經營
三哥丁賢表示,發展商收購該幢樓宇其餘業權後,任由單位荒廢,每逢下雨更會出現水浸,影響麵廠經營。早前從報章得悉,發展商擬於年底申請「強拍」整幢大廈,擔心麵廠難逃結業命運,「強拍門檻降低後,發展商有錢可到處收購,小本經營的老店逐一被淘汰。」麵廠目前正就「強拍」諮詢律師意見,希望能夠原址繼續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