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太空競賽:中國探月壯舉 聚焦全球目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希望最遲在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 設計圖片

——現代中國+全球化

 中國在10月1日成功發射自主研製的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專家預測在未來15年的時間,中國將把宇航員送上月球,開啟人類月球探索的新時代。隨著美國太空機構因國內財困問題而暫時退出登月計劃,中國探月高速發展,世界各國都將目光投向內地。究竟我們應如何看待當今世界以探月為核心的太空競賽?中國的登月進程對國家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戴慶成、微瀾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戴慶成 《環球時報》、《青年參考》、《鳳凰週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內地「天涯論壇」及《美國僑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

電郵:taihingshing@gmail.com

 微瀾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生,不定期在《南方都市報》發表評論文章。

電郵:xiaohui.zhong@gmail.com

相關新聞
中大發明助癱者腦電波打中文字 (圖)
夏佳理等5人獲科大頒榮譽博士
遙控百直升機搜救 IVE生程式效率高 (圖)
「定焦編輯」軟件模糊變清晰 (圖)
大埔7中中聯署 明年中一「5減1」 (圖)
史美倫訪8大院校商「優配學額」機制
作品解說 (圖)
太空競賽:中國探月壯舉 聚焦全球目光 (圖)
全球太空競賽發展歷程 (圖)
次輪太空競賽:群雄逐鹿 (圖)
日研機器人探月
小百科:為何月球那麼吸引? (圖)
中國探月之路 (圖)
想一想 (圖)
延伸閱讀
社評雙語道:日本堵死談判路 中國堅決護主權 (圖)
細味巨著A-Z: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詞語談趣:「巴不得」和「恨不得」有別 (圖)
英語茶座:Not in my backyard! (圖)
未來歷史:還是會寂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