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咖啡巴黎飄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在巴黎,泡咖啡館最寫意了。 網上圖片

陶 然

 車子在夜巴黎的高速公路疾馳,一路暢順,但駛近戴高樂機場的範圍,便開始堵車,去路走走停停,對面往回走的路途卻暢通無阻。不禁暗自慶幸,虧得出門早,不然只好乾著急。那也是拜罷工所賜,早就聽說因為即將頒佈推遲退休年齡法令,法國工會預定在次日發動全國大罷工,我剛好在前一天離開,罷工前夕,還是提早為妙。都說我有遠見,其實只是巧合而已。巧合實在很難解釋,無巧不成書嘛!就像我們浪遊巴黎,剛離開艾菲爾鐵塔,下午便傳來有炸彈的消息;要搭一號線地鐵,車未到,又傳來車廂內有炸彈的傳聞,人人都不上車,我也只好改乘七號線繞道而走。後來證實都是虛報,但當今恐怖分子當道,出門在外,我等小民只好小心行事。抵達巴黎的時候,也是深夜時分,大約是最後的幾趟班機了,海關只剩兩個入境處的人員查證蓋章,人龍排得長長,但工作人員依然慢條斯里,木無表情。據說法國人罷工是家常便飯,果然!

 法國首都巴黎,是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她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西堤島和聖路易島。一般遊客可能沒有留意那兩座島嶼,因為島與兩岸之間有十二座橋連接,來來往往非常方便。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就建在西堤(Cite,即「城」之意)島上。西堤島在巴黎的市中心,原是塞納河的沙洲,也是巴黎最早有人聚居的地方。公元前一世紀時,羅馬軍隊為防禦來自萊茵河地方的敵人,就在塞納河的沙洲建築要塞,成為巴黎的起源。當我們乘上觀光船,從艾菲爾鐵塔碼頭出發,沿著塞納河環繞兩島一周,秋風微拂,十四度的氣溫,特別涼爽。踞於巴黎盆地中央的城市,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一月平均氣溫3度,七月平均氣溫18度,年平均溫度10度。兩岸美景不斷掠過:羅浮宮、奧塞美術館、巴黎聖母院、最高法院……當然還有未必掠過的巴黎歌劇院、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協和廣場、喬治.蓬皮杜全國文化中心等著名建築。乘客全部湧向上層甲板,以便把兩岸景色納入鏡頭,我因為幾次遊過,不願湊熱鬧,便獨處下層一隅,聽那法、英、中的錄音廣播迴響,介紹各處景點,如雲,如霧。直到下船後,才有人悄悄告訴我,剛才有人虛報船上有炸彈!我驚問怎麼不早說?她詭秘一笑,你們難得來一次,何必掃興!我這才追憶起,確實有好幾條大漢一直在船艙徘徊,應該是便衣在戒備吧?

 當然,在巴黎,泡咖啡館最寫意了。甚麼是巴黎最迷人的東西?巴黎香水?LV手袋?艾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凱旋門?不錯,這些都很出名,但最迷人的不是它們,法國曾對一百六十位美國遊客做過一次調查,答案竟是:巴黎咖啡館。的確,如果少了咖啡館,巴黎恐怕會變得不那麼可愛了。二十世紀初葉,法國因國內外沒有重大用兵情事,社會一片祥和之氣,文風興起,藝家崢嶸,閑來無事,大家結伴到咖啡館,喝杯咖啡聊聊天,蔚成風氣。後來人們稱之為「咖啡文化時代」。在咖啡文化中,以巴黎拉丁區最為藝文人士所鍾愛;因為拉丁區原本就是文化區,咖啡館林立,為公為私,藝文界人士難免來此喝上一杯,留下不少佳話,到現在還不時為人傳誦。這些咖啡館,大多集中於一處,其中以Dome、Select、Rotonde、La Coupole(圓頂)四家為藝文界人士所最傾心;而這四家又恰成鼎足位置,因此他們稱之為「文化的金三角」。特別是聖日爾曼大道上的「圓頂」,海明威、喬哀思、沙特、西蒙.波娃等大名鼎鼎的大作家都曾留連於此,那年四月我也和幾個朋友在這裡喝下午茶,侍者穿梭來往不斷,果然客似雲來,我們許久都找不到空位。這裡的糕點精美小杯純咖啡好味道,在人群中坐下,不免東張西望,只見天花板、板壁、桌椅,都是用淡黃的檸檬木精製而成。它不只是咖啡館,還可以因應需要,利用隔屏改成酒館或舞廳,圓頂裝潢,麗而不華,一進門就給人親切感,倘若不是人聲不斷,甚至可能誤以為它是畫廊。四面牆壁上,掛滿巨大的油畫;據說這些畫並不是一個人的作品專用,而是輪換,其中包括夏卡爾(Chagal)和布朗庫西(Brancuci)的作品。吧台後邊有一幅比真人還大的裸女圖,與在中央旋轉的人體球形雕塑,據說是象徵世界一直前進。咖啡店裡二十四根牆柱,本來是妨礙視線,礙眼得很,但它已經都漆成淺藍色,上端繪上圖畫,訴說巴黎1920年代的風情;這些柱子與這些畫,都已列為法國文化財產,受到國家保護。

 巴黎的咖啡座到處皆是,幾乎無處不在。那個傍晚我坐在街角露天咖啡座獨飲,周圍都是休閒的法國人,男女老少,旁邊一對情侶用我聽不懂的法語喁喁細語,情到濃時,禁不住做接吻魚。一群鴿子在我腳下滿地走動,到處啄食,根本不怕人。一揮手,牠們也振翅高飛,但不遠颺,只飛到頭上的燈柱,停在球形燈上顧盼自豪;一會,待周圍安靜下來,便又再飛下來,依舊滿地啄食。這時,夕陽正慢慢西下,晚霞染黃了天邊,晚風吹了過來,已是秋涼時分。

 在咖啡座喝咖啡,分室外、室內、站在吧台邊或坐在座位上幾種,價錢各不相同。記得那天下午,春天的寒風勁吹,我們躲入艾菲爾鐵塔附近的一家街角咖啡館,眼看玻璃窗外的紙板招牌都給吹倒了,路邊法國梧桐樹葉互相拍打著嘩啦啦地響動。這跟在蒙馬特山聖心教堂下的法國餐館大異其趣,已經是接近下午三點了,人流稀少,連我們,只有兩桌。我們靠窗坐下,一室寂靜,太陽斜射而下,暖洋洋地照在身上。窗外是天井小院子,種著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小花,法國人愛花,許多人家前院後院都種上各種花卉,豔豔地讓人眼睛發亮。甚至在路邊大廈的靠街窗台上,也種上花卉。吃完法國餐,我們懶洋洋地啜著法式純咖啡,只見一個法國小夥子把帳單用托盤遞上。那時分,是該午間休息了。那回偶然闖入咖啡館,是逛花街走累了,倒也不是特意尋找,只是路過,原來荷里活拍《花街神女》的地方,就在那裡。也許天還不夠黑,光天化日下,街上寂寞得很,偶爾才見到一兩個「企街」模樣似的女郎,年紀都不小了,還穿著性感短裙擠眉弄眼,讓人感到難受,只好匆匆而過。想不到片名和現實竟也真的不謀而合!我們躲進咖啡館取暖,擴音器正好播出《卡門》,於是我們就心潮澎湃,在巴黎重溫比才的音樂了!

 那天去巴比松看畫家村,小街靜靜,人極少,偶然看到有三四個老年男女,在街邊張著七彩大太陽傘的露天咖啡館早餐。小路由小石磚組成,那是古時為了跑馬方便,街燈是中世紀的古燈,可以幻想暗夜裡昏黃燈光透出的景象。有人在街邊畫畫,畫廊到處都是,畫家可以把畫放在那裡擺賣,賣出當然要給畫廊佣金。走到盡頭,是一處林子,那是十八、十九世紀法國畫家聚集之地,L說,畫家都窮,沒錢泡咖啡館,只好提一壺茶或一瓶酒,來這裡喝一杯了。當然如今我只能憑想像,猜他們如何嘯聚林間了!再去楓丹白露,一路上路邊盡是紫、黃、白的無名小花,以「藍色噴泉」為名的小城,卻不見真的有藍色的噴泉,讓我疑惑是噴泉褪色,還是全靠詩意的想像得名?拿破崙演講的皇宮巍然依在,台階上是否還留下他的足跡?只有萬古一直就那樣吹過的風曉得。拿破崙已經遠去,我們還是去午餐吧,旁邊是兩女一男亞洲人,我本以為是華人,但聽他們說話尾音長長,才知道是韓國人,他們很安靜,吃完走過對面,那背影慢慢遠去了。我們喝著純咖啡,馬路上偶然馳過一輛汽車,揚起一陣風,飄起紙屑飛舞,街面很沉靜,只有咖啡飄香,嫋嫋不絕。

 巴黎市內的建築物都有規範,不得超過七層,也就是不可超過巴黎聖母院的高度;而且古老外牆可以粉刷,外觀必須保留,內部裝修任意。因此不論你遠離巴黎多久,總可以憑著記憶找回故地。不像其他一些城市,舊貌換新顏得認不出原來的面目,重來,完全失去回憶,只得做個瞎摸的陌生人。那個四月的晚上,春寒料峭,我們跑到巴黎聖母院附近的咖啡座,頭頂裝著暖爐,熱氣烘烘,我們喝著咖啡聊天,這時,那著名的鐘聲沉沉響起,一時之間竟讓我想起雨果筆下的「鐘樓駝俠」來了!

 巴黎浪遊再好,也是歸日有期。深夜的戴高樂機場,不知是否因為罷工前夕,許多店舖都關上大門, 顯得格外冷清。想要再喝一杯巴黎純咖啡,只好到唯一一家照常營業的自助速食店。歎完咖啡,也到了上機的時間。飛機啟動,加速,飛向東半球;我下望,但見機翼下的夜巴黎,已是萬家燈火輝煌。

 2010年9月12日—24日,巴黎;10月17日定稿於香港。

相關新聞
百家廊:咖啡巴黎飄香 (2010-11-18) (圖)
翠袖乾坤:蔡國權 (2010-11-18)
海闊天空:族群撕裂不是民主 (2010-11-18)
琴台客聚:刮鬍子.鑄劍.划船 (2010-11-18)
生活語絲:張藝謀抽離現實 (2010-11-18)
隨想國:獎學金 (2010-11-18)
獨家風景:家庭主婦的堅持 (2010-11-18)
百家廊:滄桑不撼大山情 (2010-11-17) (圖)
翠袖乾坤:小Lucas應否拍戲? (2010-11-17)
琴台客聚:真假《清明上河圖》 (2010-11-17)
天言知玄:續談預測術 (2010-11-17)
杜亦有道:爺生乸愛 (2010-11-17)
隨想國:捐 (2010-11-17) (圖)
路地觀察:黃子華 (2010-11-17)
百家廊:又進復旦相輝堂 (2010-11-16) (圖)
翠袖乾坤:公餘進修男少女多 (2010-11-16)
海闊天空:台灣法官技高膽大 (2010-11-16)
琴台客聚:光明與黑暗的閘門 (2010-11-16) (圖)
生活語絲:劣質的意大利餐 (2010-11-16)
思旋天地:激情廣州 (2010-11-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